- 拼音版原文全文
山 耕 叟 唐 /韦 应 物 萧 萧 垂 白 发 ,默 默 讵 知 情 。独 放 寒 林 烧 ,多 寻 虎 迹 行 。暮 归 何 处 宿 ,来 此 空 山 耕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垂白(chuí bái)的意思:指年老体衰,白发苍苍。
寒林(hán lín)的意思:
(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迹行(jì xíng)的意思:指追随前人的行动或事迹,也可以表示追溯历史或追寻踪迹。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默默(mò mò)的意思:默默指的是在不引人注意的情况下默默地做某事,不声张,不出声。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知情(zhī qíng)的意思:了解情况,知道内情
- 注释
- 萧萧:形容头发稀疏、花白的样子。
垂白发:头发下垂,指年老白发。
讵:岂,表示反问,这里可译为'是否'。
知情:理解情意。
独放:独自点燃。
寒林烧:在寒冷的森林中生火。
多寻:经常寻找。
虎迹行:老虎的足迹,象征冒险或危险的地方。
暮归:傍晚回来。
何处宿:在哪里过夜。
来此:来到这里。
空山耕:空旷的山中耕种,暗示孤独的生活。
- 翻译
- 头发花白,静静地沉默着,是否能理解这世间的情意。
独自在寒冷的树林中燃烧,常常去寻找老虎的足迹行走。
傍晚归来,无处安歇,来到这空旷的山中耕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深山中耕作的孤独景象,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归隐自然的情怀。"萧萧垂白发"表现了老者的高龄和淡定心态,而"默默讵知情"则暗示着他对人间世事的洞察与理解。
"独放寒林烧"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老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感。"多寻虎迹行"则可能是比喻老者的生活方式,或许是在暗示他那种不畏强权、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
至于"暮归何处宿,来此空山耕",则表达了老者对于归宿的无牵无挂,以及对山中生活的选择。这两句诗通过设问和回答的手法,增添了一种哲理与深意。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勾勒出一位隐逸高士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侍家君南湖监稻
微霜十月初,西风下林叶。
适此玄玉戾,朱光惨馀烈。
于焉课农穫,袒裼汗流浃。
坐树乘清凉,临流就涓洁。
鹊噪万年枝,下上呼接接。
吾翁八十馀,扶老暂流憩。
田家载酒来,鸡黍互罗列。
孙曾伺起居,僮仆供使役。
薄暮歌式微,鼓枻弄残月。
怀化驿观前年和韵旧作又辱张东沙诸公见和墨迹在壁宛然如新光阴不冉怅然有感
衰年起废复穷边,清梦犹依霅上田。
路仄只愁人堕堑,山深长似管窥天。
闷呼浊酒聊成醉,倦倚肩舆亦当眠。
寄与西湖双白鹤,好脩毛羽待逋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