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为饷蚕忧湿叶,重因漂麦困饥萌。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头(biān tóu)的意思:边缘或角落。
多事(duō shì)的意思:指多事、多事情、多事体,形容人多事、事务繁多。
关情(guān qíng)的意思:关心他人的感受和情感。
积潦(jī lǎo)的意思:指积水潦草,形容事物杂乱无章,不整齐。
理由(lǐ yóu)的意思:指无事生非,无缘无故找茬捣乱。
连烽(lián fēng)的意思:连续的烽火,形容战争不断。
陇上(lǒng shàng)的意思:指陇西地区,也可指陇西地区的人民。
龙公(lóng gōng)的意思:指有权势、有地位、有威望的人。
漂麦(piāo mài)的意思:指人的思想、意见等漂浮不定,没有坚定的立场和主张。
世故(shì gù)的意思:指人世间的事情经验丰富,圆滑狡诈,善于处世的人。
熹微(xī wēi)的意思:形容光线微弱、昏暗。
要得(yào de)的意思:能够得到想要的东西或结果。
由来(yóu lái)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由来的来历。
老于世故(lǎo yú shì gù)的意思:指人经验丰富,对世事圆滑熟悉,能够应对各种情况。
- 翻译
- 清晨林间光影微明,老练于世只关心情。
烽火连天边防未歇,积水阻碍陇上农耕。
多次忧虑雨湿蚕叶,又因麦浪漂浮而民生艰难。
龙公频繁兴风作浪,世间道理自古求太平。
- 注释
- 林影:清晨的树林影子。
熹微:微弱的光线。
晓:清晨。
乍晴:突然放晴。
老于世故:经验丰富,处世老练。
独关情:特别关注。
连烽:连续不断的烽火。
未撤:未撤除。
边头戍:边境守卫。
积潦:积水。
妨:妨碍。
陇上:田地。
饷蚕:喂养蚕宝宝。
湿叶:被雨水打湿的叶子。
漂麦:漂浮的麦粒。
困饥萌:困扰饥饿的人们。
龙公:古人常以龙象征风雨。
多事:频繁制造事端。
劳耳:忙碌。
万理由来:自古以来的道理。
要得平:追求的是太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雨过后的景象及诗人内心的感慨。开头两句“林影熹微晓乍晴,老于世故独关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初春时节树木在薄雾中渐渐显露的姿态,以及诗人对于世事变化的深沉感悟。
接下来的两句“连烽未撤边头戍,积潦犹妨陇上耕”则表达了边塞战争未息和农田受灾的现实困境。这里的“连烽”指的是连续不断的烽烟,象征着战乱的频繁;“积潦”则是雨水的积聚,阻碍了田间耕作。
中间两句“几为饷蚕忧湿叶,重因漂麦困饥萌”写出了农民对于稻谷和麦子受灾的担忧。春天的雨水虽然滋润万物,但过多则会导致农作物腐烂,影响收成。
最后两句“龙公多事多劳耳,万理由来要得平”中,“龙公”常用以指代官吏或君主,这里可能是对统治者在天灾人祸之下所承担重任的感慨。全诗通过这样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百姓命运的关切,以及对和平安宁的渴望。
整首诗情意深长,语言流畅,充分体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与艺术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高阳台.邵陵途次得舍弟书,却寄并呈彭暄午
寒月凄魂,湖波荡魄,残年万里归来。
三载征轮,团圞算是今才。
浮云便有看山兴,约同心,吊古荒台。
渺尘埃,钴鉧潭边,一片苍苔。
萍踪已分飘零惯,只长头弱弟,愁抱难开。
霜鬓无情,那堪镜里潜催。
秋风屡负连床约,促飞鸿、急响凄哀。
悄裴徊,知否邮亭,一样羁怀。
一萼红.与宋比部周太史夜话
数更残漏,恁风风雨雨,酿就夜窗寒。
痕偶留泥,梦还怯水,春情草草阑珊。
算几日、便逢寒食,渐花飞、胡蝶作成团。
忙到莺莺,归来燕燕,甚事卿干。
一样光阴游戏,有窥墙密约,顾曲偷欢。
似醉疑醒,欲嗔成悔,无端兜惹凄酸。
只可惜、柳支漂荡,绾西东、遮莫浪栖攀。
试问铜盘蜡烬,泪为谁干。
长亭怨慢.送曹镜初之皖
怅同是、天涯羁旅,恨别伤离,黯然难赋。
满目烽烟,忍堪飘泊不归去。
侧身东望,指点点、金堤树。
树外是斜阳,只不见、皖公山暮。
无语,奈萧萧落叶,未把玉骢留住。
家山梦里,怎知我、客程还阻。
更休说、绝代才华,也一例、琵琶酸楚。
怕后夜思量,淮水都无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