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生(bàn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的一半时间,比喻经历或经验丰富。
乘月(chéng yuè)的意思:乘坐月亮,指借助良好的时机或机遇。
词臣(cí chén)的意思:指能言善辩、擅长辞令的官员。
得丧(de sàng)的意思:指因得了某种不幸或灾祸而丧失了某种东西或处境变得糟糕。
奉职(fèng zhí)的意思:忠诚地履行职责,尽心尽力地做好工作。
浮生(fú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如浮云般短暂而虚幻。
何须(hé xū)的意思:表示不需要或没有必要做某事,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必要的行动。
宦情(huàn qíng)的意思:指官场上的情感纠葛或感情纠葛。也可指官员的情感世界。
两制(liǎng zhì)的意思: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同时存在两种制度或体制。
楼堞(lóu dié)的意思:指建筑物的屋檐或山峰等高处。
三班(sān bān)的意思:指三个班级,也可以指三个不同的群体或阶层。
升沉(sh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的地位、境遇或事物的发展变化的兴盛与衰败。
随俗(suí sú)的意思:按照社会风俗习惯行事,顺应众人的做法。
营营(yíng yíng)的意思:形容事物充满活力、繁忙、忙碌的样子。
有酒(yǒu jiǔ)的意思:指拥有酒,即指人们在某种场合或时刻能够享受到美酒的乐趣。
月上(yuè shàng)的意思:指夜晚时分,月亮升起到中天的时候。
谪宦(zhé huàn)的意思:指被贬谪到边远地方担任官职。
制词(zhì cí)的意思:制定新词语或文字。
樽罍(zūn léi)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品质高尚,有价值。
三班奉职(sān bān fèng zhí)的意思:指工作尽职尽责,不辞辛苦,恪尽职守。
- 翻译
- 想要了解滁州贬官的经历,只因顺应世事而忙碌不停。
并不夸耀自己身为两制(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的尊贵,常陪伴着三班(低级官员)履行职责。
夜晚登楼,倚靠空旷的城墙,趁着月色而上,对着山峰畅饮美酒。
人生的升降荣辱无需多问,更何况我已经度过了一半的浮生。
- 注释
- 要见:想要了解。
谪宦:被贬官。
信缘:顺应世事。
营营:忙碌。
两制词臣: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
贵:尊贵。
三班奉职:低级官员的职责。
楼堞:城墙上的楼台。
乘月上:趁着月色登楼。
樽罍:酒杯。
对山倾:对着山峰倒酒。
升沉:升迁与降职。
何须问:无需多问。
浮生:短暂的人生。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禹偁的作品,通过对滁州官况的戏谑,寄托了对翰林旧同院的思念。诗人以轻松诙谐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滁州的生活状态。
“要见滁州谪宦情,信缘随俗且营营。” 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表达了想要了解滁州官场中人的情形,他们似乎顺应时势,忙于职责之中。这里的“谪宦情”一词,用以指代官员生活中的琐碎与平庸,而“信缘随俗且营营”则表现出一种随波逐流、不离世俗的态度。
“不誇两制词臣贵,多伴三班奉职行。” 诗人接着描写这位官员虽然地位不高,但仍旧以身为词臣而自豪,并且随着朝廷的三个班次(即早朝、中朝、晚朝)执行自己的职责。这里的“两制”指的是科举制度中的进士及第,诗人通过这种描述传达了一种官场生活的平实感。
“楼堞倚空乘月上,樽罍有酒对山倾。” 这两句转换了语境,从官场走向了个人生活。诗中描绘出一幅宁静的画面:在高楼之上,依靠城墙,望着空中的明月,与同僚共饮美酒,对着远处的山峦倾泻而下。这不仅展示了官员闲暇时光的享受,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赞赏。
“升沉得丧何须问,况是浮生已半生。” 最后两句则带有一丝哲理。诗人通过对官场升迁无常、得失难以预测的感慨,表达了对于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悟。“况是浮生已半生”一语,更深化了这种感慨,似乎在告诫自己和读者,对于世间一切都应持有一份超然物外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摹和个人情怀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仕途生涯的复杂感受,以及对自然之美与生命短暂的深刻体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偶游龙门北溪忽怀骊山别业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诸大僚
幽谷杜陵边,风烟别几年。
偶来伊水曲,溪嶂觉依然。
傍浦怜芳树,寻崖爱绿泉。
岭云随马足,山鸟向人前。
地合心俱静,言因理自玄。
短才叨重寄,尸禄愧妨贤。
每挹挂冠侣,思从初服旋。
稻粱仍欲报,岁月坐空捐。
助岳无纤块,输溟谢末涓。
还悟北辕失,方求南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