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双洞疏烟》
《双洞疏烟》全文
明 / 宋兆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双岩原自出黄岐,别以灵栖著景宜。

北去松云随意懒,南来竹霭倩风移

林间客话氤氲里,雨后僧归澹漠时。

每叩洞门惊踏破,身居烟上不曾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澹漠(dàn mò)的意思:指心境淡泊、不苟且、不妄动的状态。

风移(fēng yí)的意思:风向改变,指事物发生巨大变化。

灵栖(líng qī)的意思:指心灵得到安慰和满足,感到宁静和舒适。

松云(sōng yún)的意思:形容山林之间云雾缭绕,宛如松树上的云。

随意(suí yì)的意思:按照自己的意愿或喜好去做事,没有受到限制或约束。

氤氲(yīn yūn)的意思:指烟雾、气体等在空气中弥漫蔓延的样子。

雨后(yǔ hòu)的意思:指雨后天晴,雨过天晴,形容事情经过困难或逆境后,出现好转或变得更好。

原自(yuán zì)的意思:出自、来自、起源于

自出(zì chū)的意思:自己出来,指自己主动出现或自己发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双洞山中烟雾缭绕的幽静景象,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洞内外的自然景观和生活气息。

首联“双岩原自出黄岐,别以灵栖著景宜”,开篇即点出了双岩的独特之处,它们仿佛从黄岐之地自然生长而出,以其灵秀之气,为周围的景色增添了神秘而宜人的氛围。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岩石赋予了生命,使其成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想象力。

颔联“北去松云随意懒,南来竹霭倩风移”,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动态景象。北面的松树云雾似乎随心所欲地飘散,南边的竹林在轻风的吹拂下,云雾般的竹影轻轻移动。这两句通过对比和拟人化,展现了自然界的自由与灵动,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化。

颈联“林间客话氤氲里,雨后僧归澹漠时”,转而聚焦于人物活动,描绘了林间的对话场景和雨后的宁静时刻。林间的交谈在烟雾弥漫中进行,雨后的僧人归途显得格外宁静和平淡。这一联通过人物活动,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使画面更加生动,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境。

尾联“每叩洞门惊踏破,身居烟上不曾知”,最后以一种略带神秘和惊奇的口吻,描述了探索山洞的经历。每当有人敲击洞门,都会意外地发现洞内景象的不寻常,仿佛置身于烟雾之上,不知所措。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奥秘和未知的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双洞山中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宋兆礿
朝代:明

宋兆礿(一五九九 — 一六四一),字尔孚。揭阳人。明思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进士。初授广昌知县,莅任才十月,以父丧归。服阕,补仁和知县,在任五年,以清廉不能具常例,失鹾使者欢,解绶归里。卒年四十三。有《旧耕堂稿》。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有传。
猜你喜欢

题方知县深澹斋卷·其五

留侯万户封,郑生千钟仕。

于道苟无违,何妨心水似。

清白无磷缁,行藏有通否。

苍松凌冰霜,可为达士励。

(0)

碧虚清趣·其一

白涧含清光,宴坐夜方寂。

起视天宇宽,月明露花滴。

(0)

送王大参

柳色绿堪把,桃华红未齐。

君归江南去,芳草正萋萋。

(0)

赠黄太守·其一

皇明一统大书元,正值邦侯入觐年。

五马嘶风行白昼,六龙扶日上青天。

朝中礼乐衣冠盛,阁下文章政事全。

莫道颍川功第一,古今何代不生贤。

(0)

题汪宗哲绿猗轩

绕屋琅玕秀,翛然一径深。

迥无尘俗气,独有岁寒心。

夜雨箨龙长,春风彩凤吟。

何时一相访,到此洗烦襟。

(0)

立春

斗杓逢丑又回寅,且喜今朝庆立春。

历自天朝颁正朔,阳随地气转鸿钧。

人人共迓三阳至,处处咸欣万物新。

从此书生勤努力,文章应不负吾身。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