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叩洞门惊踏破,身居烟上不曾知。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曾(bù céng)的意思:从未,从来没有
澹漠(dàn mò)的意思:指心境淡泊、不苟且、不妄动的状态。
风移(fēng yí)的意思:风向改变,指事物发生巨大变化。
灵栖(líng qī)的意思:指心灵得到安慰和满足,感到宁静和舒适。
松云(sōng yún)的意思:形容山林之间云雾缭绕,宛如松树上的云。
随意(suí yì)的意思:按照自己的意愿或喜好去做事,没有受到限制或约束。
氤氲(yīn yūn)的意思:指烟雾、气体等在空气中弥漫蔓延的样子。
雨后(yǔ hòu)的意思:指雨后天晴,雨过天晴,形容事情经过困难或逆境后,出现好转或变得更好。
原自(yuán zì)的意思:出自、来自、起源于
自出(zì chū)的意思:自己出来,指自己主动出现或自己发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双洞山中烟雾缭绕的幽静景象,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洞内外的自然景观和生活气息。
首联“双岩原自出黄岐,别以灵栖著景宜”,开篇即点出了双岩的独特之处,它们仿佛从黄岐之地自然生长而出,以其灵秀之气,为周围的景色增添了神秘而宜人的氛围。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岩石赋予了生命,使其成为自然景观的一部分,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想象力。
颔联“北去松云随意懒,南来竹霭倩风移”,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动态景象。北面的松树云雾似乎随心所欲地飘散,南边的竹林在轻风的吹拂下,云雾般的竹影轻轻移动。这两句通过对比和拟人化,展现了自然界的自由与灵动,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化。
颈联“林间客话氤氲里,雨后僧归澹漠时”,转而聚焦于人物活动,描绘了林间的对话场景和雨后的宁静时刻。林间的交谈在烟雾弥漫中进行,雨后的僧人归途显得格外宁静和平淡。这一联通过人物活动,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使画面更加生动,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境。
尾联“每叩洞门惊踏破,身居烟上不曾知”,最后以一种略带神秘和惊奇的口吻,描述了探索山洞的经历。每当有人敲击洞门,都会意外地发现洞内景象的不寻常,仿佛置身于烟雾之上,不知所措。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奥秘和未知的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双洞山中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末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