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和·其一》
《四和·其一》全文
宋 / 项安世   形式: 六言诗  押[庚]韵

此世方当出手君侯渠得忘情

莫么买山高论,行哉破竹边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边声(bi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非常轻微,几乎听不到。

出手(chū shǒu)的意思:指行动、动手。表示开始做某事或采取行动。

方当(fāng dāng)的意思:表示正好、恰巧。

高论(gāo lùn)的意思:指言辞高尚、论述深刻的言论或观点。

君侯(jūn hòu)的意思:指封建时代的高级官员,也泛指有地位、权力的人。

买山(mǎi shān)的意思:指以高价买下山头或山脚下的土地,比喻不加考虑地购买或投资,没有经济价值或利益。

忘情(wàng qíng)的意思:指因极度激动或感动而忘记了自己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竹边(zhú biān)的意思:指人的品质高尚纯洁,像竹子一样高洁无瑕。

翻译
在这个世上正该有所作为的时候
您怎能忘记自己的情感
注释
此世:当前的时代。
方当:正当。
出手:有所行动。
君侯:对尊贵者的敬称,这里指某位有地位的人。
渠:相当于‘你’,古代的一种敬称。
得:能够。
忘情:忘记情感。
莫么:不要。
买山:隐居山林。
高论:高深的见解或理论。
行哉:行啊,做吧。
破竹:比喻事情进展顺利,如破竹之势。
边声:战事或行军时的号角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四和(其一)》。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时势的看法和对朋友的激励。"此世方当出手"表达了诗人认为当前正是出力、施展才华的时候,暗示着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君侯渠得忘情"则以敬称"君侯"称呼对方,提醒朋友不应沉浸于个人情感之中,应积极投入事业。"莫么买山高论"可能是诗人劝诫朋友不要过于追求隐逸的生活,而应关注现实,有实际行动。"行哉破竹边声"则以比喻的方式,鼓励朋友像破竹一样势如破竹,一往无前,显示出豪迈的气概。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刻,富有鼓舞人心的力量,体现了项安世作为南宋士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生哲学。

作者介绍

项安世
朝代:宋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猜你喜欢

寄王质夫

忆始识君时,爱君世缘薄。

我亦吏王畿,不为名利著。

春寻仙游洞,秋上云居阁。

楼观水潺潺,龙潭花漠漠。

吟诗石上坐,引酒泉边酌。

因话出处心,心期老岩壑。

忽从风雨别,遂被簪缨缚。

君作出山云,我为入笼鹤。

笼深鹤残悴,山远云飘泊。

去处虽不同,同负平生约。

今来各何在,老去随所托。

我守巴南城,君佐征西幕。

年颜渐衰飒,生计仍萧索。

方含去国愁,且羡从军乐。

旧游疑是梦,往事思如昨。

相忆春又深,故山花正落。

(0)

别周军事

主人头白官仍冷,去后怜君是底人。

试谒会稽元相去,不妨相见却殷勤。

(0)

过紫霞兰若

我爱此山头,及此三登历。

紫霞旧精舍,寥落空泉石。

朝市日喧隘,云林长悄寂。

犹存住寺僧,肯有归山客。

(0)

同韩侍郎游郑家池吟诗小饮

野艇容三人,晚池流浼浼。

悠然依棹坐,水思如江海。

宿雨洗沙尘,晴风荡烟霭。

残阳上竹树,枝叶生光彩。

我本偶然来,景物如相待。

白鸥惊不起,绿芡行堪采。

齿发虽已衰,性灵未云改。

逢诗遇杯酒,尚有心情在。

(0)

洛中春游呈诸亲友

莫叹年将暮,须怜岁又新。

府中三遇腊,洛下五逢春。

春树花珠颗,春塘水曲尘。

春娃无气力,春马有精神。

并辔鞭徐动,连盘酒慢巡。

经过旧邻里,追逐好交亲。

笑语销闲日,酣歌送老身。

一生欢乐事,亦不少于人。

(0)

酬寄牛相公同宿话旧劝酒见赠

每来政事堂中宿,共忆华阳观里时。

日暮独归愁米尽,泥深同出借驴骑。

交游今日唯残我,富贵当年更有谁。

彼此相看头雪白,一杯可合重推辞。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