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波光(bō guāng)的意思:指水面上的光泽,也比喻美好的景色。
翠云(cuì yún)的意思:形容山峦重叠、云雾缭绕的景象。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枫林(fēng lín)的意思:枫林指的是枫树丛生的地方,也可引申为人群密集的地方。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空蒙(kōng méng)的意思:形容言语空洞,毫无实质内容。
岚翠(lán cuì)的意思:形容山色或水色美丽而多彩。
明灭(míng miè)的意思:明亮和昏暗交替出现,形容光明的变化。
树影(shù yǐng)的意思:指树木投下的影子,比喻隐藏着真相或隐含着某种事物的迹象。
沓嶂(tà zhàng)的意思:形容山峰重叠,连绵不断。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雄风(xióng fēng)的意思:指雄壮的气势和威风凛凛的风采。
眼界(yǎn jiè)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见识、知识范围或思维方式。
云烟(yún yān)的意思:指烟雾缭绕的样子,比喻事物隐约不清、虚幻不实。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转蓬(zhuǎn péng)的意思:指人事变化无常,转瞬即逝。
- 注释
- 沓嶂:重重叠叠的山峰。
巴水:指长江上游的支流。
眼界:视野。
空蒙:迷茫朦胧。
岚翠:青翠的山岚。
极目:远望。
蘋末:水面上的浮萍。
雄风:豪迈的风。
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
尽:殆尽,几乎消失。
转蓬:随风飘动的蓬草。
- 翻译
- 连绵的山峦围绕着巴水,视野开阔无边无际。
云雾缭绕的山色在远处若隐若现,波光粼粼的水面和树影交错闪烁。
不要感叹枫林之景令人伤心,暂且依附水中的浮萍感受豪迈之风。
十年战乱,中原人口几乎凋零,相逢时不必哀叹如飘零的蓬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辽阔的山水景象和深远的思想感情。开篇“沓嶂宽围巴水通,登临眼界浩无穷”两句,勾勒出一片开阔的山水之境,其中“沓嶂”指连绵起伏的山峰,“巴水”可能特指某一地区的河流,“宽围”则是山环水抱形成的自然屏障。诗人通过登临(登高临远)的动作,将这种无垠的景色尽收眼底,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赞美。
接着“空蒙岚翠云烟外,明灭波光树影中”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山水之间的云烟变化,以及水面上的波光与岸边树木的倒影。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远。
然而,诗歌的下半部分转而展现了一种哀愁的情怀。“莫咏枫林伤极目,且依蘋末挹雄风”两句中,“莫咏枫林”可能是指不要过多感叹枫林之美,以免心生伤感。诗人似乎在提醒自己,即便是在这如画的景色面前,也要保持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去“挹雄风”,即吸纳大自然中的磅礴气象。
最后,“中原十载人将尽,相见休嗟似转蓬”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中原十载”指的是在中原地区度过了十个年头,而“人将尽”则是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或同僚间相继离去的哀伤。末句“相见休嗟似转蓬”,通过比喻人们相聚的难得和草蓬般轻易飘散的情形,抒发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更透露了其内心深处对于自然之美、时光之逝和人情之薄的复杂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