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禅心(chán xīn)的意思:指心境宁静,思维清晰,能够保持冷静和专注的状态。
澄碧(chéng bì)的意思:形容水清澈透明,碧绿一片。
法堂(fǎ táng)的意思:指法庭、法院。比喻公正的审判场所。
光澄(guāng chéng)的意思:形容水清澈透明,没有杂质。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涧水(jiàn shuǐ)的意思:指清澈而干净的溪水,也比喻清澈透明的心灵。
空翠(kōng cuì)的意思:形容山水景色清新秀丽。
鸣琴(míng qín)的意思:指弹奏琴声,比喻音乐艺术的表达。
石室(shí shì)的意思:指囚禁在石头建成的牢房中。
松龛(sōng kān)的意思:形容神态慵懒,不拘小节。
俗虑(sú lǜ)的意思:指因受俗世观念的影响而产生的烦恼、忧虑。
问禅(wèn chán)的意思:指向禅师请教禅宗心法或禅理。
终夕(zhōng xī)的意思:整天整夜;一天到晚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超脱的山中寺院景象。诗人邹士夔以细腻的笔触,将华藏寺的环境之美与内心的宁静融合在一起。
首句“石室松龛下”,点明了寺庙所处的自然环境,石室与松龛相映成趣,透露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接着,“沿阶草色侵”一句,通过草色的蔓延,不仅渲染了环境的生机盎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自能消俗虑,何必问禅心”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烦恼的超脱态度,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灵自然能得到净化,无需刻意寻求禅理的指引。这种自我冥想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帘影度空翠,湖光澄碧林”描绘了寺庙内外的景致,帘影与空翠交织,湖光与碧林相映,构成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这里的“帘影”不仅指窗帘的光影,更象征着内心世界的透明与纯净。
最后,“法堂临涧水,终夕听鸣琴”则进一步深化了寺庙的氛围,法堂作为修行之地,与潺潺的涧水相伴,夜晚时分,似乎还能听到悠扬的琴声。这一场景不仅增添了诗意,也寓意着佛法的深邃与生活的艺术化融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华藏寺及其周围环境的静美与禅意,以及诗人在此境遇中获得的心灵慰藉与精神升华,是一首富有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