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阮 步 兵 庙 宋 /李 廌 千 龄 一 丘 垅 ,谁 复 记 主 名 。苾 芬 百 世 祠 ,贤 哉 阮 步 兵 。庙 旁 故 墟 里 ,竹 林 蔽 郊 垧 。裔 孙 仍 南 北 ,胡 能 师 九 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世(bǎi shì)的意思:百世意为百代,表示永恒、久远。
步兵(bù bīng)的意思:步兵是指在战争中以步行为主要方式进行作战的士兵。在成语中,步兵比喻普通的人或事物。
故墟(gù xū)的意思:指废弃的古代城市或遗址。
郊坰(jiāo jiōng)的意思:指郊外的土地或田野。
九原(jiǔ yuán)的意思:指九个原始的草木丛生的地方,也指原始的状态。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千龄(qiān líng)的意思:千年的时光
丘垄(qiū lǒng)的意思:形容地势起伏,丘陵连绵的景象。
阮步(ruǎn bù)的意思:指行走轻快、步履轻盈。
墟里(xū lǐ)的意思:墟里指的是乡村的集市或集镇,也可以泛指乡村。
裔孙(yì sūn)的意思:指后代,子孙。
一丘(yī qiū)的意思:指数量很少、质量很低的东西。
竹林(zhú lín)的意思:指隐居山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主名(zhǔ míng)的意思:
(1).确定名称、名分。《书·吕刑》:“ 禹 平水土,主名山川。” 孔颖达 疏:“其无名者,皆与作名。”《礼记·大传》:“同姓从宗,合族属;异姓主名,治际会。” 孔颖达 疏:“异姓,谓他姓之女来为己姓之妻,繫夫之亲,主为母妇之名。夫若为父行,则主母名;夫若子行,则主妇名。”
(2).当事者或为首者的姓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意 家居,詔召问所为治病死生验者几何人也,主名为谁。”《后汉书·郎顗传》:“ 恭陵 火灾,主名未立,多所收捕,备经考毒。” 李贤 注:“立,犹定也。时考问延火者姓名未定也。” 清 钱谦益 《春秋论》之一:“﹝ 赵盾 ﹞反而讨贼,则贼之主名 穿 也;反而不讨贼,则贼之主名 盾 也。”
(3).适当的名称、名义。 鲁迅 《坟·我之节烈观》:“他们是可怜人;不幸上了历史和数目的无意识的圈套,做了无主名的牺牲。”
- 翻译
- 千年后的墓地,还有谁记得主人的名字。
芬芳的祠堂流传百代,多么贤明的阮步兵。
庙宇旁边是古老的废墟,竹林环绕着郊野。
后代子孙分散在南北,怎能效仿先祖的遗志。
- 注释
- 千龄:千年。
一丘垄:一座坟墓。
谁复:还有谁。
记主名:记得主人的名字。
苾芬:芬芳,形容祠堂神圣。
百世祠:流传百代的祠堂。
贤哉:多么贤明。
阮步兵:阮籍,字步兵,三国时期著名诗人。
庙旁:庙宇旁边。
故墟:废弃的村落。
郊坰:郊野。
裔孙:后代子孙。
南北:指代各地。
胡能:怎能。
师九原:效仿先祖(九泉之下)。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廌的作品,名为《阮步兵庙》。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哀愁情怀。
“千龄一丘垄,谁复记主名。” 这两句描绘了一座古老坟墓已经历经千年,曾经的主人名字早已无人记得。这里的“千龄”指的是长达千年的时间,这个词汇给人以深刻的历史感和时间的沉重。
“苾芬百世祠,贤哉阮步兵。” “苾芬”是古代祭祀时所用的一种香草,这里暗示着对先人的崇敬和祭祀活动。"百世祠"则表明这份尊崇已延续多个世代。而“贤哉阮步兵”则是在赞颂阮步兵的品德高尚。
“庙旁故墟里,竹林蔽郊坰。”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古庙与废墟并存的画面。"庙旁"表明这座古庙依然矗立,而"故墟里"则是对曾经繁华已今非的描述,"竹林蔽郊坰"更增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情境。
“裔孙仍南北,胡能师九原。” 这两句中,“裔孙”指的是后代子孙,而“仍南北”则是说他们散布在四方。"胡能"是一种疑问词,意思是在询问这些后人是否能够继承先辈的教诲和精神。最后,“九原”一词常用以指代广阔无垠之地,这里可能暗喻着希望他们能够像古人一样,有远大的抱负和胸怀。
总体来说,李廌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对英雄人物的崇拜,以及对后世子孙能否继承先烈精神的一种期望和质疑。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庭芳·其二钓乐
钓坠蟾蜍,饵悬蜥蜴,佳词构自奚囊。
修纶一尺,独茧下菱塘。
借问鱼虾几许,扬筐去、到处徜徉。
生来性,直钩可使、不上亦何妨。何妨。
终日坐,紫藤花落,白荇花香。
有船名舴艋,歌拟沧浪。
八十磻溪野叟,名心在、出佐周皇。
羊裘子,高山长水,江濑有严光。
满江红·其四酬西樵再和
万马齐奔,亲曾见、广陵涛涨。
摅幽愤、有书自白,文通无恙。
鳷鹊观前垂翅去,茱萸湾口乘潮上。
问东吴、一饭与王孙,何人饷。看游戏,群鸥漾。
听唉乃,渔舟唱。尽鞭霆掣电,凭天酝酿。
丹竉前应炼药,青山今日同携杖。
醉来扶、画手倩谁能,僧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