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号(bié hào)的意思:指人或物的另外一个名称或称号。
汉阴(hàn yīn)的意思:汉阴是一个古代地名,用来形容一个地方阴暗、寒冷。
河阳(hé yáng)的意思:指人的心情舒畅愉快。
前世(qián shì)的意思:前世指的是过去的生活,尤指前世的因果报应。
围栏(wéi lán)的意思:指用栅栏或篱笆围住的地方,也比喻限制人的自由或行动的范围。
仙吏(xiān lì)的意思:指仙人或神仙担任官职,形容官员清廉、威严,有道德修养。
香国(xiāng guó)的意思:指一个地方物产丰富、风景优美、人民安居乐业的国家。
栽培(zāi péi)的意思:培养、种植、教育和培养
丈人(zhàng rén)的意思:指妻子的父亲,也可以泛指丈夫的父亲。
妆点(zhuāng diǎn)的意思:
(1).梳妆打扮。《北史·后妃传下·齐后主冯淑妃》:“城陷十餘步,将士乘势欲入。帝敕且止,召 淑妃 共观之。 淑妃 粧点,不获时至。 周 人以木拒塞,城遂不下。” 元 乔吉 《清江引·笑靥儿》曲:“一团可人衠是娇。粧点如花貌。”《金瓶梅词话》第四回:“﹝妇人﹞先到楼上,从新粧点,换了一身艷色新衣。”
(2).妆饰点缀。 元 薛昂夫 《端正好·闺怨》套曲:“残红粧点青苔径,又一番春色飘零。” 清 吴伟业 《雕桥庄歌》:“年年细柳与新蒲,粧点溪山入画图。”《西湖佳话·白堤政迹》:“初还只在 西湖 上粧点,既而西边直粧点到 灵隐 、 天竺 ,南边直粧点到 净慈 、 万松岭 ,竟将一个 西湖 团团粧点成花锦世界。”
(3).渲染敷洐。 宋 吕祖谦 《与朱侍讲元晦》:“祭文谨録呈,虽病中语言无次序,然却无一字粧点做造也。”《朱子语类》卷八三:“问: 季札 观乐,如何知得如此之审?曰:此是 左氏 粧点出来,亦自难信。”
(1).装饰,打扮。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词》之二:“小妇初妆点,回眉对月钩。” 清 吴伟业 《梅村诗话》五:“呼舆往迎,续报至矣。已而登楼,託以妆点始见。”
(2).谓点缀。 唐 冯贽 《云仙杂记·白羊妆点芳草》:“ 午桥庄 小儿坡 ,茂草盈里。 晋公 每使数群羊散于坡上,曰:‘芳草多情,赖此妆点。’” 明 高攀龙 《三时记》:“二十一日行,两岸残雪妆点,野色甚佳。”《红楼梦》第二二回:“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3).指修饰文字。 清 黄宗羲 《<山翁禅师文集>序》:“ 山翁 之诗文,亦不免於堆垛妆点。” 清 恭士 《蹇千里传评》:“可见文不在妆点,一涉妆点便拙。”
(4).渲染敷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世间所传幽欢冥会之事,尽出文人妆点,悉属寓言,君乃信以为真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首句“换土栽培香国”,以“换土”这一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对种植花卉的精心照料,仿佛将一片香气四溢的花园从远方移植到眼前,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热爱。“围栏妆点花神”,则通过设置围栏,不仅保护了这些珍贵的花卉,也赋予了它们一种神圣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美的敬畏之心。
接下来,“前世河阳仙吏,别号汉阴丈人”,这两句运用了典故,借前人的故事来丰富诗的内涵。这里提到的“河阳仙吏”和“汉阴丈人”,可能是诗人自比或借他人之名,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界的深厚情感以及超脱世俗的高雅情趣。这种自我标榜,既是对自身品格的肯定,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尊重,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美学的独特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拟王维观猎
白草南山猎,调弓发指鸣。
原边黄犬去,云外皂雕迎。
近出长陵道,还看小苑城。
聊从向来骑,回望夕阳平。
赋九月梅花
老菊残梧九月霜,谁将先暖入东堂。
不因造物于人厚,肯放南枝特地香。
九鼎燮调端有待,百花羞涩敢言芳。
看来水玉浑相映,好取龙吟播乐章。
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
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
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
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
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