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灵隐僧往越见浙翁》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佛法深邃理解与实践的追求。
“算沙力尽巧翻腾”,形象地描绘了僧人冥思苦想,试图在沙盘上寻找佛法真谛的过程,表现了修行者不畏艰难、执着探索的精神。“赤手挥空要觅痕”,进一步强调了僧人在无中求有、在虚无中寻找佛法痕迹的决心,体现了禅宗中“心外无物”的哲学理念。
“不是冷泉轻放过”,则暗示了修行过程中需要克服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如同冷泉一般,看似平静却蕴含着力量,提醒人们不应轻易放弃对真理的追寻。“能仁手里有山藤”,最后以“能仁”(即释迦牟尼佛)为例,说明真正的智慧和指引往往隐藏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如同山藤般随处可见,只要用心去发现和把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象征,表达了对佛法深入理解和实践的追求,以及在修行道路上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智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琐窗寒·其二雪后再过二泉师宅,示蘋湘
霁雪生寒,瘦筇招我,去寻陈迹。
归潮自碧,送尽何郎词笔。
倚东阑、留取断云,酒边独自横怨笛。
记重门款后,梅阴携手,夜来初积。
相逢更苦,问葛帔栖风,有谁追惜。
庭荒墅冷,负了当时游历。
耿无言、古萝自春,旧题败壁蛛网蚀。
算匆匆、莫付哀弹,百岁如过翼。
绕佛阁·其一寄夔笙申江,用清真韵
楚眉乍敛。风挂巘碧,回画江馆。绳系乌短。
去魂暗掣,烟骚断云幔。溅笺泪满。
书破浪草,幽信鱼远。
分棹歌婉,夜舻记取,瀛堧判君岸。和阕旧欢夕。
绛泪倾珠通舣线。争负素樽,垂灯羞粉面。
际未了鹃春,催梦风箭。十年谁见。
共鬓抵奁霜,多恨撩乱。几酣吟、怨蕉同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