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洲苑》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长 洲 苑 唐 /白 居 易 春 入 长 洲 草 又 生 ,鹧 鸪 飞 起 少 人 行 。年 深 不 辨 娃 宫 处 ,夜 夜 苏 台 空 月 明 。
- 注释
- 春入:春天来临。
长洲:地名,古代的一个湖泊区域。
草又生:草木再次生长。
鹧鸪:一种鸟类,常被用来象征乡愁或荒凉景象。
少人行:行人稀少。
年深:时间久远。
不辨娃宫处:无法辨认儿童游乐的宫殿在哪里。
苏台:地名,指姑苏台,古代吴王的宫殿。
空月明:明亮的月光下,空无一人。
- 翻译
- 春天来到长洲,草木又绿意盎然,鹧鸪鸟飞起,行人稀少。
随着时间流逝,分辨不出昔日娃娃宫的位置,只有苏台的月夜依旧明亮,空空如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田园风光图景,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岁月的回忆和淡淡的哀愁。首句“春入长洲草又生”展现了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的情景,长洲之上,野草重新萌发,生机勃勃。
其次,“鹧鸪飞起少人行”则描绘了一幅人迹稀少的田园图景。鹧鸪,即苇鸟,一种常见于湿地的鸟类,此处它们的飞翔,衬托出周围环境的宁静与荒凉,而“少人行”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当下冷清的人迹的感慨。
第三句“年深不辨娃宫处”,诗人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迷茫和不确定。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变得模糊,甚至难以辨认出儿时嬉戏的所在,即使是曾经熟悉的地方,也变得陌生起来。
最后,“夜夜苏台空月明”则写出了诗人夜晚独处时的心境。苏台,古代名将苏武的望台,此处暗示了诗人的孤寂与怀旧。在宁静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耀着空旷的台上,似乎也在诉说着那些无言的往事和孤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鸟儿的飞翔、对过往的回忆以及月下的沉思,勾勒出了一幅充满哀愁与哲理的画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