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拜罢(bài bà)的意思: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推崇或赞许,并以此结束自己的发言或行动。
斗巧(dòu qiǎo)的意思:指相互竞争,争强好胜。
风斗(fēng dǒu)的意思:指风向标,也用来比喻人的志向或抱负。
画屏(huà píng)的意思:指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罗衣(luó yī)的意思:指人们穿着华丽、光鲜的衣服。
年时(nián shí)的意思:指特定的年份或时期。
女伴(nǚ bàn)的意思:女性伴侣或陪伴的女性朋友
随流(suí liú)的意思:跟随主流或大众的思想、行为或潮流。
一钩(yī gōu)的意思:指一把钩子,比喻一种手段或方法。
迎风(yíng fēng)的意思:顺风而行,迎着风向前进。
针线(zhēn xiàn)的意思:指缝衣服、做针线活儿。比喻细心、耐心、认真地做事。
烛花(zhú huā)的意思:烛花指的是燃烧的蜡烛,比喻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 鉴赏
这首《菩萨蛮·七夕》描绘了女子在七夕节时的情景与情感,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和对传统节日的深切感受。
“年时女伴年时院”,开篇即点出时间与空间的连续性,暗示着每年的此时此刻,女伴们都会聚集在相同的庭院中,共同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这里的“年时”不仅指时间的流逝,也暗含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迎风斗巧夸针线”,描绘了女伴们在七夕这天的活动场景。她们迎着微风,展示着自己的手工艺技巧,互相夸赞对方的针线活。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女性的智慧与灵巧,也体现了她们之间温馨和谐的关系。
“拜罢烛花明,罗衣香暗生”,描述了女伴们在完成仪式后的情景。她们在烛光下拜祭,烛花映照着她们的脸庞,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随后,她们换上罗衣,衣物上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氛围。
“事随流水去,此恨凭谁语”,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当前情境的感慨。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美好似乎都已远去,心中的遗憾无处诉说,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凉动画屏秋,黄昏月一钩”,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凄美的画面。凉风吹过,画屏上仿佛也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黄昏时分,一轮新月如钩,挂在天空,为整个场景增添了几分孤独与寂寞。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七夕节期间女子们的生活片段与内心情感,既有对传统节日的深情回忆,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淡淡哀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予既出楼观乃登说经台凭高纵目但觉松风满山而恍惚若闻老氏道言也且摩挲古刻而米老第一山字尤甚奇古惜从行无善绘者未能摹写其景以归姑成一诗以涤尘襟云
万山深处一高台,法演玄元道教开。
金鼎风云龙虎伏,石坛星斗鬼神哀。
函关紫气今何在,天竺青牛竟不回。
欲问长生无觅处,阆风楼阁隔蓬莱。
沈启南写山水花禽四幅见寄以诗答之
石田居士东吴叟,人品清高称妙手。
诗中兼画画兼诗,酒后放歌歌放酒。
平生怕入利名场,胸中万顷涵沧浪。
兴来濡笔写天趣,坐令万象无精光。
信手画山还画水,幻出山僧与仙子。
珍禽异草入乌丝,怪石苍松落书几。
昨朝有使东吴来,囊封千里轻琼瑰。
高堂展玩那忍弃,不觉令人心眼开。
君才诗画真三绝,肯让前朝赵松雪。
乾坤游戏了馀生,海内何人呼俊杰。
一缄简札遥相闻,却恨关山隔暮云。
记取蓝田餐玉法,殷勤传去一酬君。
六月二日王御东阁挥洒睿翰之暇适有青鸟飞集于前驯狎而鸣似依人而托得其所者因命画工为图以纪其异臣闻唐太宗临幸太液池见青鸟裴回容与欣然适意急宣阎立本图之今臣等获睹兹事与昔相类谨各赋诗以进
翩翩有青鸟,飞集东阁前。
不食琼田粟,自带瑶池烟。
暮辞海南雨,朝翔冀北天。
为衔云锦书,祯祥兆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