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心忽有得,欲语又还忘。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天 竺 分 韵 得 芳 字 宋 /朱 继 芳 缥 渺 白 云 乡 ,天 风 吹 晓 凉 。人 寻 水 源 至 ,路 入 树 阻 长 。昼 静 闻 晴 哢 ,春 余 拾 涧 芳 。余 心 忽 有 得 ,欲 语 又 还 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云(bái yún)的意思:指白色的云彩,比喻轻松、自由自在的心情。
涧芳(jiàn fāng)的意思:形容山谷中花草的香气。
缥渺(piǎo miǎo)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模糊不清。
晴哢(qíng lòng)的意思:形容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树阴(shù yīn)的意思:指树木的阴凉处。
水源(shuǐ yuán)的意思:指水的来源或水源地,也比喻事物的根本或基础。
天风(tiān fēng)的意思:指正直、公正、无私的风气和作风。
有得(yǒu de)的意思:有所收获,有所得到。
云乡(yún xiāng)的意思:指遥远、神秘的地方。
白云乡(bái yún xiāng)的意思:白云乡是一个形容人物清白无辜、高尚纯洁的成语。形容人品高尚,没有任何污点。
- 翻译
- 遥远的白云之国,清晨的天风带来清凉。
人们追寻水源,道路深入繁茂的树荫中。
白天宁静,只听见晴朗的鸟鸣,春天过后,还能在山涧中捡到花草。
我心中忽然有所领悟,想说却又忘记该如何表达。
- 注释
- 白云乡:指仙境或理想中的地方。
天风:自然界的清风,比喻超凡脱俗的气息。
晓凉:早晨的凉意。
水源:指可供饮用的水,也可象征生命之源。
树阴长:树木浓密,形成长长的树荫。
晴哢:晴朗时鸟儿的鸣叫声。
涧芳:山涧中的花草。
余心:我心中的感受。
得:领悟或体会。
欲语:想要说话。
还忘:欲言又止,忘记如何表达。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山村早晨景象。"缥渺白云乡,天风吹晓凉",开篇即以淡远的白云与清新的晨风,为读者营造出一片安详恬静的境界。此处“缥渺”二字,形容白云悠扬而不见边际,给人一种超脱尘世之感。而"天风吹晓凉"则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清晨微凉气息的敏锐感受。
接着“人寻水源至,路入树阴长”,诗人的视线转向人们追寻的水源,这里的“至”字意味着距离的远近和寻找的过程。"路入树阴长"则描绘出一条蜿蜒曲折、被浓荫覆盖的小道,给人以深幽而不失清凉之感。
中间两句“昼静闻晴哢,春馀拾涧芳”,在安静的白昼里,诗人聆听到了远方传来的雨声,这里的“晴哢”二字极妙地捕捉了雨后天气的清新。紧接着,“春馀拾涧芳”则是对春日花香的细致描绘,其中“春馀”一词,生动表现出春天剩余的温暖与花香的淡雅。
最后两句“余心忽有得,欲语又还忘”,诗人表达了一种突然涌现的心灵感悟,但随即又被遗忘。这里的"余心"指的是诗人的内心世界,而"忽有得"则是对灵感来临时那份难以言说的满足与喜悦之情。而“欲语又还忘”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难以用语言捕捉的心境。
这首诗通过精致的景物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以及内心世界中灵感与遗忘之间微妙的交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