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史六首·其三》
《读史六首·其三》全文
宋 / 陆文圭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旷怀雅思人人有,济世邦事事无。

终日醉眠呼不醒,明朝典午代当涂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邦事(bāng shì)的意思:指国家的大事,国家的重要事务。

不醒(bù xǐng)的意思:指人迷迷糊糊、不清醒的状态。

朝典(cháo diǎn)的意思:指朝廷的正式典礼,也泛指国家的盛大典礼。

当涂(dāng tú)的意思:指人的行为有失常理,做出不合适的事情。

典午(diǎn wǔ)的意思:指事物达到极点或高峰。

济世(jì shì)的意思:帮助解决社会问题,造福人民。

旷怀(kuàng huái)的意思:形容心灵空旷,思绪万千。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人人(rén rén)的意思:指每个人都具备某种特质或状态。

事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事事都如意顺利,一切都顺心如意。

世经(shì jīng)的意思:指世间的经验和智慧。

雅思(yǎ sī)的意思:形容文采或音乐优美,高雅动人。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翻译
每个人都有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
但要解决世事、治理国家却无一能事。
注释
旷怀雅思: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
人人有:每个人都具有。
济世经邦:解决世事、治理国家。
事事无:没有一件事能做到。
终日:整天。
醉眠:沉睡如醉。
呼不醒:叫不醒。
明朝:明天。
典午:古代以午时为正中,这里指中午。
代当涂:代替掌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末期诗人陆文圭所作的《读史六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旷达胸怀与高尚情操的赞赏,同时也寓言般地揭示了历史更迭和个人命运的无常。"旷怀雅思人人有",意思是每个人心中都可能怀有广阔的心胸和高尚的志向,这是对历史上那些有远见卓识人物的赞美。"济世经邦事事无",则感叹这些人物虽然有理想,但在实际的治国平天下之事上往往难以实现,暗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终日醉眠呼不醒",诗人以酒醉比喻那些无法改变现实的人,他们沉浸在自己的理想世界中不愿醒来,反映出一种无奈和无力感。"明朝典午代当涂",典午是指古代的一种历法,这里暗指时间的流逝和朝代的更替,明天的权力或许已经易手,寓意着历史的无情变迁和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短暂存在。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视角,既赞扬了高尚的理想,又揭示了现实的残酷,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沉思考和个人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陆文圭
朝代:宋   字:子方   号:墙东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生辰:1252~1336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猜你喜欢

清明插柳

清明是处插垂杨,院宇深深绿翠藏。

心地不为尘俗累,不簪杨柳也何妨。

(0)

夹竹桃

芳姿劲节本来同,绿荫红妆一样浓。

我若化龙君作浪,信知何处不相逢。

(0)

雪竹

君子亭亭操,刚强能自持。

夷齐饿欲死,巡远守方危。

大节不可屈,真心终莫移。

人心与物理,每向岁寒枝。

(0)

绝句

少日时时负百忧,从人络马与牵牛。

中年置此身如竹,荏苒风前得自由。

(0)

戏题牡丹

幸自同开俱阴隐,何须相倚斗轻盈。

陵晨并作新妆面,对客偏含不语情。

双燕无机还拂掠,游蜂多思正经营。

长年是事皆抛尽,今日栏边暂眼明。

(0)

船头

两岸绿芜齐似剪,掩映云山相向晚。

船头独立望长空,日艳波光逼人眼。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