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不二(bù èr)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第二个
朝市(cháo shì)的意思:指早晨的市场,也泛指热闹的市集。
大乐(dà lè)的意思:极度欢乐、非常快乐
对境(duì jìng)的意思: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况或境况。
二见(èr jiàn)的意思:指两次见面,第二次见面时对对方的印象更深刻。也可用于比喻再次见面时情感更加深厚。
法界(fǎ jiè)的意思:法界指的是佛教中的世界,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范围或界限。
烦恼(fán nǎo)的意思:指心情烦闷,苦恼困扰。
非不(fēi bù)的意思:非不意味着不一定,表示并非完全否定或排除的意思。
高士(gāo shì)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高深学问的人。
假求(jiǎ qiú)的意思:假借别人的名义或权力来寻求自己的利益。
昆季(kūn jì)的意思:昆季指兄弟中年纪相差不大的弟弟。
妙理(miào lǐ)的意思:指非常巧妙的道理或观点。
去来(qù lái)的意思:指人来去的动作或事物的往来。
是非(shì fēi)的意思:指对是与非的辨别,也可指是非曲直、对错。
贪痴(tān chī)的意思:形容人贪婪而迷恋某种事物,无法自拔。
- 鉴赏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梵志的《回波乐》系列之九,以“隐去”为主题,探讨了遁世与内心的修行之道。
“隐去来,隐去游朝市。” 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似乎在说,隐居并非远离尘世,而是在繁华中寻得一片宁静。“不离烦恼原,无希真妙理。” 表达了真正的隐逸并非逃避现实,而是即使身处烦恼之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追求虚幻的真理。
“对境息贪痴,何假求高士?”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内心的修为,认为面对世间的一切,应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消除贪婪与痴迷,无需仰慕或依赖所谓的高人。真正的智慧和解脱,来自于自我内心的觉醒和净化。
“是非不二见,法界同昆季。” 这里强调了超越对立的观念,无论对错,都应以平等心看待,如同兄弟般和谐共处。在法界(佛教中的概念,指一切存在和现象的总和)中,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
“隐去来,大乐无基止。” 最后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隐居并非最终目的,真正的快乐在于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种快乐是永恒的,不受外界条件的限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隐喻和哲理性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心世界和平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别负山居士
田园相与老,此别意如何。
更病可无酒,犹寒已自和。
高名胡未广,诗兴尚能多。
沙草东山路,犹须一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