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四》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四》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桑林伐尽枣林空,卖得柴钱饭不充。

明日死生犹未必,将何缠裹过秋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缠裹(chán guǒ)的意思:指纠缠、束缚、困扰等。

明日(míng rì)的意思:指事物的光辉或美好只是短暂的,转瞬即逝。

桑林(sāng lín)的意思:桑树丛生的森林,比喻人口众多,人群拥挤。

未必(wèi bì)的意思:不一定,可能不

枣林(zǎo lín)的意思:指人多而拥挤的地方。

翻译
砍光了桑树林,枣树也砍光,柴火卖了还不够买饭。
明天生死都难以预料,拿什么度过这秋冬的艰难时光。
注释
桑林:指种植桑树的树林,用来养蚕。
枣林:指枣树成片的地方。
空:形容被砍伐一空。
卖得:卖出得到。
柴钱:卖柴所得的钱。
饭不充:不足以买足够的食物。
明日:明天。
死生:生死。
犹未必:还不一定。
将何:拿什么。
缠裹:度过。
过:度过。
秋冬:秋冬季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贫困与无奈的生活状态。开头两句“桑林伐尽枣林空,卖得柴钱饭不充”表明农人已经把所有可以当作柴火的树木都砍伐完了,却只能换取微不足道的银钱,更谈不上丰盛的饮食。这里,“桑林”和“枣林”象征着农家常见的景象,但在这却成为了贫穷的写照。

第三句“明日死生犹未必”,则是对未来命运的茫然与不确定性表达,连生存下去都成问题。这个“犹未必”充满了悲观的情绪,反映出诗人对于生活艰辛的无力感。

最后一句“将何缠裹过秋冬”,则是在问如何度过即将到来的寒冷季节。这里,“将何缠裹”表达了一种无计可施的心情,而“过秋冬”又增加了时间上的压迫感,更加凸显出诗人内心的焦虑。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困境的刻画,展现了底层人民在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结构双重压力下的艰难处境。同时,这种写法也体现出了诗人对于社会底层人民命运深切同情的立场。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睡起

春半閒窗午睡酣,梦馀瑶篆晚香残。

起来磨墨花盈砚,勾得东风上笔端。

(0)

行香退过南湖主人未起

梦里敲门报五更,雨中行轿到天明。

若为得似张公子,卧听穿林打叶声。

(0)

子夏山

山因先师成令名,人心仰止悬青冥。

文侯北面款山扃,石室至今犹南倾。

直松万林天籁声,长材大栋资连甍。

溪泉四出照骨清,润物功溥民罔争。

朝兮新云泽根茎,暮兮和风发勾萌。

山川气禀天地英,民何知为夫子灵。

魏最称治由师经,晋俗自是多诸生。

时尚辞华取未精,皓首学行徒修明。

非无神降弼王庭,国朝当议平文衡。

斯文未丧吾道亨,商之传授今可行。

(0)

龙游道中三首·其一

下水楫轻如鹜,溯流帆敏于鸿。

人心愿祷欲遂,天意若将无同。

(0)

游宋衡送示登明录诗卷次韵并呈同赋诸公

赤气排空势且然,簿书何急又堆前。

忽来疏雨微云句,置以清冰寒露边。

想见坐中皆玉雪,更知眼界足风烟。

虽然此乐宜输我,公等谈经合细旃。

(0)

送潘元寿

丧乱违初载,飘零得晚交。

薰蒸厌糟曲,尘土困榜敲。

折柳分青带,赠兰开紫苞。

君行过怀玉,下有我衡茅。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