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常生(cháng shēng)的意思:经常发生或存在
翠叶(cuì yè)的意思:指树木上的绿叶,比喻事物的生机勃勃和充满活力。
封殖(fēng zhí)的意思:指封建时代中,官员滥用职权,任意封授土地,使农民丧失土地所有权的行为。也比喻以权谋私,滥用职权。
年期(nián q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年限。
萋萋(qī qī)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繁荣的样子。
岂必(qǐ bì)的意思:用于反问,表示事情并非一定如此。
琴材(qín cái)的意思:指琴的材料,比喻人的才能或技艺。
兴时(xīng shí)的意思:指事物发展兴盛的时候,应该抓住机遇,积极行动。
中兴(zhōng xīng)的意思:指国家、民族或组织在困难时期经历挫折后重新崛起,兴盛发展的意思。
- 鉴赏
这首诗《梧桐》由宋代诗人刘才邵所作,通过对梧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国家繁荣景象的喜悦之情。
首句“琴材岂必百年期”,以梧桐比喻为制作古琴的良材,暗示了梧桐虽非必须历经百年的成长才能成为佳材,却以其独特的品质和价值,如同珍贵的乐器材料,引人注目。这里蕴含了对事物内在价值的肯定,不拘泥于表面的时间长短。
次句“翠叶萋萋已满枝”,生动地描绘了梧桐树繁茂的景象,翠绿的叶子密密麻麻地覆盖在枝头,展现出勃勃生机与旺盛的生命力。这一句通过视觉形象,传达出自然界生命力的强盛与和谐之美。
接着,“况是常生易封殖”进一步强调了梧桐树的生长特性,即它易于繁殖和生长,不论是在自然环境中还是人工栽培下都能茁壮成长。这不仅体现了梧桐树的适应性和生命力,也暗含了对国家或社会中繁荣昌盛、易于发展的美好愿景。
最后,“政平喜见中兴时”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稳定、繁荣时期的喜悦之情。这里的“中兴”象征着国家的复兴与繁荣,诗人通过赞美梧桐树的生长,寄托了对国家强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梧桐树的生长景象,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还寄托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深切期盼,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未来的乐观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