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戈文为武,此戈乃止戈。
《铭戈》全文
- 鉴赏
这首诗《铭戈》由清代诗人刘慎荣所作,通过“止戈为武”这一典故,巧妙地表达了以武止戈、崇尚和平的思想。诗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将“戈”与“农器”相对比,寓意着从战争到和平的转变,以及人们在和平环境下生活的幸福景象。
首句“止戈文为武”,借用“止戈为武”的成语,强调了通过和平手段解决争端的重要性,即以文止武,以和解代替战争。接着,“此戈乃止戈”进一步解释了“止戈”的概念,即这把戈是为了停止战争而存在的,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
后两句“戈止铸农器,敬听击壤歌”,则描绘了一幅和平繁荣的社会图景。戈被停止使用,转而成为农具,象征着战争的结束和农业生产的开始。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安居乐业,享受着和平带来的福祉,击壤而歌,表达内心的喜悦和对和平生活的珍惜。这里,“击壤歌”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更象征着人民对当前生活的满足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于和平与发展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