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西峰道士七首·其七》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神秘的石室景象。首句“石室虚明隔紫烟”以“虚明”形容石室内的明亮与空灵,而“紫烟”则为这静谧的环境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仿佛是仙境一般的隐秘所在。次句“灵文中閟白瑶镌”进一步揭示了石室内的奥秘,这里的“灵文”指的是难以解读的神秘文字,“中閟”意味着这些文字被深深地隐藏着,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理解。“白瑶镌”则暗示了这些文字可能被刻在某种珍贵的玉石之上,更加增添了其神秘与珍贵的程度。
接下来的“丹书隐字谁能识”一句,将话题引向了石室内隐藏的文字,这里的“丹书”通常指红色的书写,可能象征着权威或神圣。然而,这些隐匿的文字却无人能识,暗示了它们的深奥与复杂。最后,“岁月应题建武年”则通过时间的线索,推测这些文字可能与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相关联,即“建武年”,这是一个历史概念,但具体所指年代不详,这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充满神秘感的石室及其内藏的未知文字,营造出一种探寻与发现的氛围,激发了读者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听琴行赠沈秀才
君不见江南琴师海与聪,谁与传者梦溪公。
又不见醉翁诗中沈夫子,听水作琴琴谱起。
祇今人间何处无琴师,问渠端由渠未知。
钱塘东风万人里,沈家还见奇男儿。
沈家家住鸳湖曲,夜理渔丝朝采菊。
菊苦难餐鱼又寒,弹出歌声寄凄独。
近来携琴东海行,清音应滑如流莺。
湖园日暖百花叹,弹彻满树春风生。
我不识琴识琴理,为君悲酸为君喜。
相逢正值酒钱空,徉狂攘臂红尘市。
琵琶阮咸休羡渠,相知岂须频曳裾。
醉毛死久髯徐去,洗手空山修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