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耳目(ěr mù)的意思:指消息传达的渠道或途径。
怪神(guài s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异常奇特、离奇怪异。
何尝(hé cháng)的意思:表示反问,用于表达对某种情况或说法的否定。
流离(liú lí)的意思:形容人在外地漂泊流离,没有固定的居所或归宿。
旗鼓(qí gǔ)的意思:形容战争或竞争激烈,双方势均力敌。
失业(shī yè)的意思:指失去工作或没有工作可做。
淹旬(yān xún)的意思:指水淹过十天,形容洪水泛滥或淹没事物。
业人(yè rén)的意思:指从事某个行业或专业的人,也可以指专门从事某项职业的人。
愚民(yú mín)的意思:愚民是指为了维持统治地位或实现个人目的而故意使人民愚昧无知的行为。它暗示统治者或权力机构通过限制教育、宣传偏见或扭曲事实等手段来控制人民的思想和行为。
只是(zhǐ shì)的意思:仅仅,只不过
诛锄(zhū chú)的意思:消灭、铲除、清除坏人或坏事物。
- 注释
- 啖惑:欺骗迷惑。
愚民:无知的百姓。
倚怪神:依赖怪异的神明。
诛锄:惩罚清除。
不淹旬:短时间内。
耳目:耳朵和眼睛,指直接参与。
旗鼓:战旗和战鼓,象征战争命令。
流离:流浪失所。
失业人:失去工作的人。
- 翻译
- 欺骗百姓依赖怪异的神明,惩罚清除应当在短时间内完成。
他们从未亲自听到过战鼓声和旗帜号令,这些人只是无家可归、失去生计的人。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刚中的《避方寇五绝(其二)》,主要描绘了当时社会中某些现象。首句"啖惑愚民倚怪神",形象地揭示了有些人利用百姓的无知和恐惧,装扮成神秘力量来迷惑和控制他们。"诛锄当见不淹旬",暗示了对于这些欺骗行为,正义的力量行动迅速,不会拖延太久。
第二句"何尝耳目亲旗鼓",表达了对那些只关注表面形式,没有真正关心人民疾苦的权贵们的讽刺,他们并未亲身参与抗敌,而是躲在一旁。最后一句"只是流离失业人",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直接后果——人们流离失所,失去生计,这是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比权贵的虚伪与底层人民的苦难,展现了社会的不公和战争的残酷,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王孟同馆黄岩见王简卿侍郎
吾子勇出乡,卖文供啜菽。
谁指石头路,路滑去能速。
大溪拍天流,返壑仅盈掬。
神化阙功能,善世眩兼独。
宝瑟迹已陈,阀阅在林麓。
饱尽天下眼,观我亦具足。
尚论宇宙广,落处即为福。
请子房魏偕,点入丹青录。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