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嫌溟隔,民穷患岁侵。
共怜时雨润,同戴帝仁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与思考。首联“地僻嫌溟隔,民穷患岁侵”点明了偏远地区因地理隔绝而发展受限,百姓生活困苦,担忧年岁歉收的主题。接着,“共怜时雨润,同戴帝仁深”表达了人们对及时雨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帝王仁政的衷心拥戴,体现了民众对自然与政治的双重依赖。
“谁识冰霜性,中含造化心”一句,诗人以冰霜的坚韧不屈比喻自己的品格,同时暗含着对自然法则(造化)的敬畏与理解,展现出一种内在的坚韧与智慧。最后,“三驱非玩寇,妙在失前禽”则通过狩猎的比喻,暗示了治理国家或处理社会问题时,应采取适度、适时、适中的策略,避免过度干预或放任自流,巧妙地达到了平衡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社会民生的关怀,也展现了其深刻的人生哲学和治国理念,语言凝练,寓意深远。
晨游开母祠,暮抵紫虚谷。
千峰挂夕阳,犹指中寺宿。
山空无人声,暝色满草木。
乱石碍饥马,荒榛走惊鹿。
深林怪禽号,绝壑山鬼哭。
照涂藉流萤,呻吟愧僮仆。
乙夜扣禅扉,孤灯耿幽绿。
犹疑梦寐中,对榻眠空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