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霁》
《雪霁》全文
金 / 马定国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高岩旭日吐深赪,雪霁楼台白玉京。

独往南塘探春色枇杷花下竹鸡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玉(bái yù)的意思:形容品质高尚、纯洁无瑕。

春色(chūn sè)的意思:形容春天的景色美丽绚丽。

独往(dú wǎng)的意思:独自前行,不依赖他人。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枇杷(pí bà)的意思:枇杷是一种水果,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形状像枇杷。

探春(tàn chūn)的意思:指探访春天景色,也用来比喻探寻美好的事物或追求幸福的愿望。

旭日(xù rì)的意思:旭日指旭日东升,形容日出时太阳初升,光辉耀眼。引申为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新时代的到来。

玉京(yù jīng)的意思:指皇帝的宫殿,也用来比喻高大宏伟的建筑。

竹鸡(zhú jī)的意思:指人在外表上装得像样,实际上没有真才实学或者没有真本事。

白玉京(bái yù jīng)的意思:指宫殿或官署的建筑精美壮丽,富丽堂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雪后初晴的景象,以及诗人独自探访南塘春色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生机。

首句“高岩旭日吐深赪”,描绘了一幅晨曦初照的画面,高耸的岩石上,一轮红日缓缓升起,其颜色深红,给人以温暖而壮丽的感觉。这里的“赪”字,形象地描绘出太阳初升时的色彩,既鲜艳又深沉。

次句“雪霁楼台白玉京”,紧承上句,描述了雪后的楼台景象。经过一夜的大雪,清晨阳光照耀之下,楼台仿佛被一层洁白的玉霜覆盖,显得格外清冷而圣洁,犹如仙境中的宫殿。“白玉京”一词,不仅突出了雪后楼台的洁白,也赋予了其超凡脱俗的意境。

第三句“独往南塘探春色”,点明了诗人的行动和目的。在这样的美景中,诗人独自一人前往南塘,去探寻春天的景色。这一句透露出诗人的闲适与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的景象即将展开。

最后一句“枇杷花下竹鸡鸣”,将画面推向高潮。在枇杷花盛开的树下,传来竹鸡的啼鸣声。这不仅是对自然声音的生动描绘,也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竹鸡的啼鸣,似乎在欢迎春天的到来,也预示着新的一年充满希望与生机。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后初晴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作者介绍

马定国
朝代:金   字:子卿   籍贯:茌平

马定国[约公元一一三八年前后在世]字子卿,茌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金熙宗天着初前后在世。自少志趣不群。宣政末,(公元一一二五年)题诗酒家壁,有“苏、黄不作文章伯,童、蔡翻为社稷臣”之句,坐讥讪得罪,亦因是知名。阜昌初,(即绍兴元年)游历下,以诗感齐王豫豫大悦,授监察御史。仕至翰林学士。他尝著石鼓辨万余言,定为五代周所造,出入传记,引据甚明,学者以此蔡珪的燕王墓辨。
猜你喜欢

灵白湖归憩林氏坟庵僧出能诵予旧诗设茗碗蒲食以诗赠之兼寄呈林六十兄

霜风袭客裘,朝日晒农背。

谁遣役此躯,隐痛在五内。

宿草渐重生,局蹐处覆载。

扶衰策瘦筇,乞灵问龟蔡。

往来才信宿,屏息过阛阓。

夙驾三十里,仆夫已告惫。

小庵阚道旁,丈室藏法界。

叩扉僧出迎,面熟不猜怪。

白发久不梳,爬痒得痛快。

荷设茗碗供,仍有蒲食配。

去此已五霜,重来发孤慨。

一饱犹可谋,三釜已不逮。

退藏心甚甘,世故肯相贷。

博陵隐君子,堂萱春未艾。

悠悠我之思,此日君当爱。

(0)

寄题程氏菊庄·其五涪翁

瓮里醯鸡千岁灭,天边苍狗万重云。

长生阅世凭何术,欲制颓龄藉此君。

(0)

寄题程氏菊庄·其四韩魏公

最爱诚斋语绝佳,莫将清苦入妍华。

淡香秋晚谁能道,犹是安阳昼锦家。

(0)

十一月十二夜梦南冠旧友感泣有赋

麦秀渐渐禾黍新,清宵梦断泣遗民。

只怜肝脑输宗社,不负当年第一人。

(0)

四航

要识当时朱雀航,秦淮岸口驾浮梁。

既为铜雀施重屋,又作璇题揭上方。

波底净涵楼阁影,桥间望断水云乡。

不知此处今何在,须有遗基在两傍。

(0)

晚晴

雨断风回忽报晴,山颠初日挂铜钲。

云烟藏迹千峰翠,草木增华两眼明。

桑野枝空蚕杼歇,溪泉溜急水车鸣。

鸟啼花笑浑如喜,此去山斋只一程。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