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子思诗二首·其二》
《读子思诗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毕仲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子思诗句好,当日知音

不作苏梅体,犹胜庾鲍吟。

郏城山不改,清颍水犹深。

试问安良事,流传直至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当日(dāng rì)的意思:指当天、当时的情况或状态。

流传(liú chuán)的意思:指信息、事物等传递、传播或传承下来。

试问(shì wèn)的意思:用于引出问题或者表示询问的措辞

诗句(shī jù)的意思:指诗中的句子或诗中的一句话。

苏梅(sū méi)的意思:形容事物的状态好,充满生机。

问安(wèn ān)的意思:问候安好。

直至(zhí zhì)的意思:一直到;一直达到某个时间或状态。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鉴赏

毕仲游的《读子思诗二首(其二)》是一首对子思诗歌的评价之作。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子思诗歌的独特见解和高度赞赏。

首句“子思诗句好”,直接点明了对子思诗歌的赞美,认为其诗句优美动人。然而,“当日少知音”则揭示了子思在生前可能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与理解,暗示了他作品的孤独性与先见之明。

接着,“不作苏梅体,犹胜庾鲍吟”两句,对比了子思与当时流行的苏轼、梅尧臣以及庾信、鲍照等诗人的风格。这里,毕仲游赞扬子思的诗歌风格独特,不拘泥于当时的主流诗体,而能自成一格,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这些著名诗人的成就。这种独树一帜的风格,显示了子思诗歌的创新性和前瞻性。

“郏城山不改,清颍水犹深”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子思诗歌的恒久价值和深远影响。郏城山象征着子思诗歌的坚实基础,清颍水则代表了其作品的清澈深远,寓意着无论时光如何变迁,子思的诗歌依然能够深入人心,留下深刻的影响。

最后,“试问安良事,流传直至今”两句,以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子思诗歌持久生命力的肯定。安良事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子思诗歌所传达的道德教化和人文关怀,毕仲游通过这一问句,强调了子思诗歌不仅在艺术上具有高度,更在社会伦理层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和学习。

综上所述,《读子思诗二首(其二)》通过对子思诗歌的评价,展现了毕仲游对子思及其作品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赏,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诗歌创新与传承的重视。

作者介绍

毕仲游
朝代:宋

毕仲游,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宋宰相毕士安曾孙。初以父荫补宗正寺太庙斋郎,熙宁三年与兄毕仲衍同举进士。后又任集贤校理,权太常博士等。其历仕神宗、哲宗、徽宗三朝,为官机敏干练、清廉独慎,颇有吏才。但因受党争牵连,仕途不坦,坎坷一生。与司马光、苏轼等多有交游,工于诗文,其文章精丽、雄伟博辩,议论时政切中时弊。著有《西台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二十卷。
猜你喜欢

步蟾宫

未开大如木犀蕊。开后是、梅花小底。

翛然只欲住山林,肯容易、结根城市。

叶儿又与冬青比。算何止、香闻七里。

不因山谷品题来,谁知道、是水仙兄弟。

(0)

戏答王通一

底事重来淮上村,九关难上阻司阍。

短衣他日欲射虎,堂印何时看倒盆。

花著襟裾无定力,雪侵须鬓有愁根。

天河且挽洗疮疥,若问甲兵君莫论。

(0)

忆王履方

江头今日少风埃,时有閒云出断崖。

入网河豚来近市,争巢野鹊堕空阶。

偶行芳草得佳句,不见故人无好怀。

愁送客帆西去尽,日随潮水到秦淮。

(0)

卜焕之求双竹

结屋清江上,怜君雅趣深。

自移双竹种,分得半檐阴。

特立夷齐节,相看管鲍心。

祇应风雨夜,听此两龙吟。

(0)

西湖游上人相访于白沙翌日如金山求诗·其二

宗师贪寂灭,祖道益衰迟。

只有青山色,相逢似旧时。

(0)

同黄吟隐湖上散步

暖翻鸭顶一川晴,喜共长堤缓辔行。

落尽繁红春结局,传来太白酒寻盟。

人于冷淡交偏好,句向萧闲吟倍清。

鹈鴂一声林外唤,短篷归带夕阳明。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