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闲适仿白氏体二首·其二》
《闲适仿白氏体二首·其二》全文
明 / 虞淳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白屋还施纷,莹莹不如

更开三尺牖,照我五车书

冬尽收芸草,秋来晒蠹鱼

便便梦觉人道孝先闾。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屋(bái wū)的意思:空无一物的房屋,形容贫穷落后的生活环境。

便便(pián pián)的意思:指轻便、方便。

不如(bù rú)的意思:不如表示不如何,不及,不如何好。

车书(chē shū)的意思:指行驶的车辆上写的字,比喻言辞直截了当,直抒胸臆。

蠹鱼(dù yú)的意思:比喻具有毁灭性、危害性的人或事物。

梦觉(mèng jué)的意思:形容梦境非常真实,仿佛觉醒一般。

人道(rén dào)的意思:人道指的是人性的道德准则,也可以理解为对人类的关怀和关爱。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五车(wǔ chē)的意思:五辆车,形容数量多。

莹莹(yíng yíng)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

芸草(yún cǎo)的意思:指才华横溢而不为世人所知的人。

五车书(wǔ chē shū)的意思:形容书籍数量繁多,多得像五车一样。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虞淳熙所作的《闲适仿白氏体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白屋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清寒而雅致的画面。"白屋还施纷,莹莹雪不如",形象地写出屋外雪花纷飞,但洁白的雪光仍不及屋内的明亮,暗示了屋内读书环境的宁静与明亮。"更开三尺牖,照我五车书",进一步强调窗户虽小,但足以照亮满室的书籍,显示出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问的追求。

"冬尽收芸草,秋来晒蠹鱼",描述了诗人整理书籍的情景,芸草是用来防虫的香草,通过这个细节可见他对书籍的珍视和对学问的细心照料。"便便一梦觉,人道孝先闾",诗人通过表达在阅读中度过的时间,表达了对家族和祖先的孝敬,认为这样的学习生活也是尽孝的一种方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闲适的笔调,展现了诗人静心读书、崇尚学问以及孝顺家风的生活态度,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虞淳熙
朝代:明

虞淳熙(1553年-1621年),字长孺,浙江钱塘人。生下来睡着不闭眼。曾任兵部职方事、礼部员外郎等职,曾隐居于回峰。著有《虞德园集》、《孝经集灵》1卷。
猜你喜欢

听莺亭

墙头正对南湖柳,湖柳迎风翠扫空。

最喜音声为佛事,乱蝉赓唱夕阳中。

(0)

访安福寺叶上人

苍苔径入旧栽竹,树里桥横新凿池。

丈室稳居清绝地,岂容支遁不能诗。

(0)

癸亥生日前一日读神仙李清传作

孟夏倏已晚,诘旦及悬弧。

推迁惊岁序,俯仰念劳劬。

感物叹漂泊,抚已既叨踰。

去事日已遥,来者言足图。

澹漠远世纷,超遥观道书。

伊昔有胜士,染工藏市区。

感悟及生朝,欲访仙人闾。

自缒投绝壑,果谐欣愿初。

尘念虽少牵,脱屣终不渝。

一死会当有,贵贱理必俱。

万事惟一舍,此外无复馀。

李君本市人,而予岂非夫。

蹑屐千仞岗,振策万里涂。

暂愒即弱水,款关必清都。

千载复来归,陵谷知焉如。

(0)

溯流入微王峡

又上微王峡,山寒含翠雾。

青壁尽侵云,鳞鳞多碧树。

山深石状古,地僻禽声怒。

竟日不逢人,茫茫水空注。

(0)

寿王苏州

维昔高堂讲射蓬,瑞云吹不散薰风。

十分正满冰轮桂,一叶将飞露井桐。

元老三朝尊相阀,馀休几世积阴功。

光芒孕秀星沦昴,神物储祥岳降嵩。

淮水筮灵芳裔远,蜀江波与庆源通。

传家自有调元手,许国常输露胆忠。

节劲不凋霜后柏,气豪长吐雨馀虹。

金堤护扫河循道,兰省分曹宿在穹。

铜虎屡扬飞盖皂,木牛多足太仓红。

朝班入簉鹓鸿列,京尹频令狴犴空。

暂缀汉庭安世橐,来临吴国馆娃宫。

民安泰伯封疆外,日在韦侯啸咏中。

赞寿一炉金篆籀,捧觞千髻玉玲珑。

桃开坐阅三千岁,松梦当占十八公。

日望锋车歌九罭,时韬组甲咏车攻。

如君江左今王导,有客河阳旧石洪。

甄冶从来收朽钝,涓埃殊未报深崇。

省台衮衮心何羡,旌旆摇摇思莫穷。

宾缀阻陪称寿斝,书缄聊复寄诗筒。

西湖十里荷花水,净洗觥船远祝翁。

(0)

溪梅初放

荒山荦确倦征行,溪畔逢梅照眼明。

枝袅霜天寒日薄,影沉碧涧晚流清。

最怜雪后开来瘦,可忍风前落去轻。

却悔折归无可赠,旧游千里但凝情。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