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音(bā yīn)的意思:指音乐中的八个音阶,也用来形容音乐和声音的美妙。
沧溟(cāng míng)的意思:沧溟指大海的广袤无垠,也用来比喻宽广无边的事物。
分行(fēn háng)的意思:指在行列中分开或分散,指行列不整齐或人群分散。
即是(jí shì)的意思:即刻就是,马上就是。
金石(jīn shí)的意思:指坚固不可动摇的事物,也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礼容(lǐ róng)的意思:礼貌得体,容貌端庄。
六佾(liù yì)的意思:指古代礼仪中的六种舞蹈动作,也比喻事物的排列整齐、有秩序。
素月(sù yuè)的意思:指明亮而洁白的月亮,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协奏(xié zòu)的意思:指多人共同合作,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或创造一件作品。
奏陈(zòu chén)的意思:向上级陈述事情的真相和意见
- 翻译
- 各种乐器和谐演奏,陈列着金石之声,礼仪队列整齐,按六佾的规矩分排。
即使是苍茫大海也显得不够广阔,当明净的月亮升起,便知夜晚的分量。
- 注释
- 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分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类。
六佾:佾是古代乐舞的行列,六佾指六行六列,共三十六人的舞蹈行列,常用于天子或诸侯的祭祀礼仪。
沧溟:指大海,形容其广袤无垠。
赴海:流向大海,此处形容气势磅礴如同海洋。
称少:相比之下显得少,意指场面宏大,难以用‘少’来形容。
素月:洁白的月亮,这里特指圆月。
开轮:月亮升起,如同车轮般圆满。
即:就,表示确定。
重:重要,这里引申为夜晚的氛围庄重而浓厚。
-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一场盛大的祭祀活动,通过对音乐和礼仪的描述,展现出当时文化艺术之繁荣与庄重。
“八音协奏陈金石”,这里的“八音”指的是古代中国的八种不同材质的乐器,即金、石、丝、竹、匏、土、木、革。这些乐器共同演奏,显然是在举行某种重要典礼时使用的。这一句表明了音乐的盛大与隆重。
“六佾分行整礼容”,“六佾”是指古代的一种舞蹈队形,每组由六人组成。这里讲的是这些舞者按照规矩排列,展现出庄严肃穆的礼仪之容。这句强调了典礼上的秩序与规范。
“沧溟赴海还称少”,这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场景转换的速度。沧溟是古代对北方大海的称呼,这里指的是祭祀活动中时间的快速流逝,即使像大海一般宏伟壮观的事情,也在迅速变化之中。
“素月开轮即是重”,这句诗中的“素月”形象美丽,可能暗示着某种神圣或高贵的事物。“开轮”则是一个动态的画面,表现出一种力量和庄严。这一句强调了祭祀活动中对神明或祖先的尊崇与重视。
这首诗通过音乐、舞蹈以及时间流逝等元素的描写,展现了一场重要的祭祀活动,它不仅是对过去的纪念,也是当下社会秩序和礼仪规范的一种展示。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