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露兴悲候,春风启跸初。
宁称行岁例,业已隔年馀。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时节,皇帝在仲春之际启程,前往泰陵拜谒的情景。诗中通过“春露”、“春风”等自然景象,渲染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行进中的场景:柳树高耸,遮蔽着道路;田间新长的谷物,映照着车舆,一片生机勃勃。眺望远方,云山高耸,诗人的心中却充满了深深的忧愁。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拜谒活动的景象,也蕴含了诗人对历史、对先祖的深深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深切关怀。通过自然与人事的交织,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使命感。
圣作西山颂,君其出使年。
勒碑悬日月,驱传接云烟。
寒尽函关路,春归洛水边。
别离能几许,朝暮玉墀前。
献赋才何拙,经时不耻归。
能知此意是,甘取众人非。
遍陇耕无圃,缘溪钓有矶。
此怀难自遣,期在振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