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建醮偶感》
《建醮偶感》全文
清 / 陈维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祭鬼供神款客疲,富家难度贫儿

衣裳典尽饥寒至,神鬼无闻客不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富家(fù jiā)的意思:指富裕的家庭。

饥寒(jī hán)的意思:指饥饿和寒冷,形容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家难(jiā nán)的意思:家庭困难,家境不好。

难度(nán dù)的意思:表示事情或任务的困难程度。

贫儿(pín ér)的意思:贫困的孩子。形容家境贫困、生活困苦的孩子。

神鬼(shén guǐ)的意思:形容事物神秘莫测,超乎寻常。

无闻(wú wén)的意思:没有人知道或听说过

衣裳(yī shang)的意思:指衣服,也可用来形容衣着。

鉴赏

这首诗《建醮偶感》由清代诗人陈维英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首句“祭鬼供神款客疲”,描绘了人们为了祭祀鬼神和款待客人而劳心劳力的情景。这里的“款客”不仅指物质上的招待,也包含了精神上的慰藉,但这种行为往往伴随着疲惫和辛劳。

次句“富家难度况贫儿”,对比了富人与穷人的境遇。即便是富有的人家,面对祭祀和款待客人的繁琐事务,也感到难以承受,更何况是生活困顿的贫苦人家呢?这句话揭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及穷人面临的更加严峻的生活压力。

后两句“衣裳典尽饥寒至,神鬼无闻客不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在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人们连最基本的衣物都无法维持,不得不将衣物典当以换取生活所需。然而,在这样的困境中,无论是神灵还是客人,都对他们的苦难视而不见,无法给予实质的帮助。这两句诗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冷漠和不公,以及底层人民在物质匮乏和精神孤独中的挣扎。

整体而言,《建醮偶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代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难与痛苦,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深切同情和批判。

作者介绍

陈维英
朝代:清

陈维英(1811~1869),字硕芝,又字实之,号迂谷,清淡水厅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少时受业于庠生黄德辉、举人陈六山、拔贡郑用鉴及其长兄陈维藻。道光二十五年(1845)任福建闽县教谕;咸丰元年(1851),台湾道徐宗干举为孝廉方正;咸丰九年(1859)乡试中举,授内阁中书。回籍后掌教于仰山、学海两书院。同治元年(1862),戴万生起事,因助饷捐得四品头衔,并获赏戴花翎。晚年建读书之处于剑潭畔,名曰「太古巢」,著有《乡党质疑》、《偷闲录》、《太古巢联集》等。
猜你喜欢

用韵答韩绪仲先生

尚忆追趋佩玉珂,长安清月几相过。

皇华一自归周道,野服经时制薜萝。

书到江乡鸿雁少,梦回仙洞白云多。

相思命驾宁相忘,棹隔剡溪奈兴何。

(0)

游焦山二首·其一

姓借名山一字光,胜游今始到山堂。

怀中日月开清朗,掌上关河望渺茫。

礼佛几翻莲叶藏,品茶时泛石泉香。

荒祠莫起怀贤恨,牛背歌声正夕阳。

(0)

舟中送别诸子

送客逢春倍黯然,片帆如练湿江烟。

来时喜命相思驾,回日仍同尽兴船。

中岁每伤亲友别,剧谈还借酒杯延。

知君未厌江乡色,荔子丹时订后缘。

(0)

寄陆贞吾座师

海上三惊蕙草残,閒身赢得水云宽。

绛帷一别频飞梦,白日相欺疾跳丸。

雁字正怜烟树渺,凤鸣新向柏台看。

燕山处处多烽火,欲儗追风道路难。

(0)

送高侍御谪官南归·其一

炎蒸三伏后,一雨欲来秋。

但惜故人别,非关迁客愁。

骊歌易水暮,归路岭云稠。

到日江鱼好,谁同上酒楼。

(0)

过临淮

临淮当落日,系马有馀思。

问水失濠濮,临风想惠施。

年华更代谢,井邑有流移。

千古观鱼意,悠悠欲语谁。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周必大 李商隐 苏颂 元稹 耶律楚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