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暮潮下,但有暮潮声。
水阔云为岸,风斜叶过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桃花渡口,在雨中所见所感的景象。首句“不见暮潮下,但有暮潮声”以听觉为主,通过“但有”二字,强调了潮声的清晰与持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水阔云为岸,风斜叶过城”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想象,将广阔的水面比作云朵形成的自然边界,而风吹动的树叶则仿佛在空中划过城市,画面生动且富有动态感。
“人多思旧树,天为涤残兵”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事物的怀念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这里的“旧树”象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或记忆中的某个特定场景,而“天为涤残兵”则寄托了诗人对于消除战争、追求和平的愿景。
最后,“侧面障篷笠,凄然促棹行”描绘了诗人面对如此景象时的个人状态,他以侧面遮挡风雨,带着一种淡淡的哀愁,加快了船行的速度。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也暗示了他急于离开此地,或是寻求心灵的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敏感观察和深刻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社会和个体命运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