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古.隐居》全文
- 鉴赏
这首诗《集古·隐居》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此去秦关路几多”,以“秦关”象征远离尘嚣的隐居之地,通过提出“路几多”的疑问,暗示了通往理想生活之路的艰辛与遥远,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知旅途的探索精神和坚定决心。
次句“中原无鹿海无波”,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中原无鹿”和“海无波”分别象征着社会的安宁与自然的平静,以此来表达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没有战乱,没有纷扰,一片祥和。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动荡不安的不满与逃避。
第三句“荷蓑不是人閒事”,直接点明了隐居生活的主题。荷蓑,即荷锄披蓑衣,是农耕生活常用的工具和装束,这里借指隐居者的生活方式。诗人强调,隐居并非闲适之事,而是需要付出辛勤劳动和坚持的。这既是对隐居生活的实际描述,也是对追求理想生活所需付出努力的一种肯定。
最后一句“造物小儿如子何”,以“造物小儿”比喻自然界的创造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命运的无奈。在追求理想生活的过程中,面对自然和社会的种种限制与挑战,诗人似乎在问:面对如此强大的自然力量,人类又能如何?这句话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不可抗力时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场景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对自然法则的敬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