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集古.隐居》
《集古.隐居》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此去秦关几多中原无鹿海无波

荷蓑不是人閒事,造物小儿如子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几多(jǐ duō)的意思:表示数量多少不确定,不具体的意思。

秦关(qín guān)的意思:指秦朝时期的边境,也用来比喻困难险阻的处境。

是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人品、品德好。

无波(wú bō)的意思:没有波浪,形容水面平静,没有波澜。

小儿(xiǎo ér)的意思:指儿童、小孩子。

造物(zào wù)的意思:指上天创造万物的能力和智慧。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鉴赏

这首诗《集古·隐居》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此去秦关路几多”,以“秦关”象征远离尘嚣的隐居之地,通过提出“路几多”的疑问,暗示了通往理想生活之路的艰辛与遥远,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未知旅途的探索精神和坚定决心。

次句“中原无鹿海无波”,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中原无鹿”和“海无波”分别象征着社会的安宁与自然的平静,以此来表达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没有战乱,没有纷扰,一片祥和。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动荡不安的不满与逃避。

第三句“荷蓑不是人閒事”,直接点明了隐居生活的主题。荷蓑,即荷锄披蓑衣,是农耕生活常用的工具和装束,这里借指隐居者的生活方式。诗人强调,隐居并非闲适之事,而是需要付出辛勤劳动和坚持的。这既是对隐居生活的实际描述,也是对追求理想生活所需付出努力的一种肯定。

最后一句“造物小儿如子何”,以“造物小儿”比喻自然界的创造者,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命运的无奈。在追求理想生活的过程中,面对自然和社会的种种限制与挑战,诗人似乎在问:面对如此强大的自然力量,人类又能如何?这句话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在面对不可抗力时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场景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对自然法则的敬畏。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有谷堂·其二

陶令归来看五柳,魏公老去有三槐。

朱轮翠盖交生荫,须信当年不妄栽。

(0)

送鸿山殿读归省

珥彤几岁共仙庐,羡子承恩下玉除。

春昼正宜新赐服,山房更检旧藏书。

梦回北阙陈情后,歌倚南山献寿初。

我亦高堂凝望久,不堪千里独离居。

(0)

奉和数畴兄对酒自叹之作·其三

时序惊心又素秋,此心应得几宜休。

微官出入庄生蝶,散帙纵横王子筹。

物累秪馀琴鹤在,道心唯共水云谋。

年来苦热缘多病,又向山中半月留。

(0)

奉和数畴兄对酒自叹之作·其二

忆骑竹马逐诸儿,忽道行年四十踰。

谋食一身长畎亩,起家三世总文儒。

青山对酒从吾好,华毂倾人笑自驱。

世路只今多险塞,与君试学北山愚。

(0)

左顺门问安同郭允新作

追趋双阙下,瞻拜五云间。

为问君王寝,相随供奉班。

啼鸦丹禁曙,调马玉墀闲。

佳气葱葱合,深宫护圣颜。

(0)

送篆文生

吴客偏多艺,君能解古文。

鸿都初待诏,燕市忽离群。

科斗舟迎字,凫鹥沙漾纹。

相看俱得意,宁惜去来勤。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