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双行缠》
《双行缠》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霰]韵

朱丝葳蕤绳,是侬双行缠

绕腕结同心,傍人那得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那得(nà de)的意思:表示事情不可能实现,无法达到预期结果。

同心(tóng xīn)的意思:指心思、意志、目标等完全一致,团结一心。

葳蕤(wēi ruí)的意思:形容花草茂盛、繁华的景象。

行缠(xíng chán)的意思:指行动迟缓,行进困难,不能自由快速地前进。

朱丝(zhū sī)的意思:形容红色的丝绸。

鉴赏

这首诗名为《双行缠》,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在手腕上缠绕丝线的情景,充满了情感与艺术的交融。

“朱丝葳蕤绳,是侬双行缠。” 开篇即以“朱丝”(红色的丝线)起笔,形象地勾勒出丝线的色彩与质感,“葳蕤”一词生动地描绘了丝线的繁复与华丽,仿佛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幅精美的画面。接着,“是侬双行缠”则直接点明了女子的动作——她正在手腕上缠绕着这两根红色的丝线,既表现了女子的细心与耐心,也暗示了她对这份装饰的珍视与喜爱。

“绕腕结同心,傍人那得见。”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不仅描述了女子手腕上丝线的缠绕过程,更通过“结同心”这一比喻,表达了女子内心的情感世界。在这里,“同心”不仅指丝线的缠绕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圆环,更象征着女子与某个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而“傍人那得见”则巧妙地强调了这种情感的私密性与独特性,暗示了只有她自己和那个特定的人能够理解并感受到这份情感的深意。

整体而言,《双行缠》通过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成功地捕捉了女性细腻情感与日常生活的美好瞬间,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送宋子发节推

富贵如烈火,销铄谁为钢。

黄金攫清旦,一视无四旁。

夫子真璞玉,炎炎讵能伤。

万事有规矩,岂与时低昂。

五十犹幕府,鬓发初不霜。

天眼终自清,弹冠指明光。

卿云澹朝日,舞蹈萦炉香。

勿忧雨露隔,二圣方当阳。

大器故晚成,此去未易量。

巾车难更轫,潩水徒汤汤。

(0)

默坐有感

后悔宁可追,称误岂容数。

试观古来人,何以为先觉。

一日三省躬,此事在力学。

年光捷霜蹄,我心羞龌龊。

(0)

即事谢子之二绝句·其二

悦己曾增巧笑容,舞鸾归歇鉴花中。

人间遇乐便作乐,何用行军问所从。

(0)

效白体赠晁无咎·其二

江南岁晚水风寒,铃阁无人昼掩关。

过雨楼台宛溪市,新霜松竹敬亭山。

不悲仕宦从来拙,所喜形骸绝得闲。

山妓村醪君莫笑,亦胜苜蓿满朝盘。

(0)

涟水

孤舟逆水上,野静闻水声。

鸥飞不远水,寒浪溅霜翎。

夜气岸兼木,夕光潭照星。

长吟弄双桨,知有睡龙惊。

(0)

次韵渊明饮酒诗·其十一

昔尝罹厄疾,一卧辄踰时。

念无所归咎,乃誓与酒辞。

那知偶不死,持杯复饮兹。

既饮辄为尽,快哉复何疑。

神畅病自失,此说信不欺。

药石伤天和,此方吾笑之。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