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杂咏.斑竹》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书院杂咏·斑竹》。诗中以斑竹为载体,借物抒情,表达了对忠诚与孝道的赞美。
“苍梧巡不返,斑竹至今存。”开篇即以苍梧和斑竹为引,苍梧之典故暗指舜帝南巡,最终未能返回北方,象征着忠诚与牺牲。斑竹,因生长于湘江流域,传说舜帝之妃娥皇、女英在得知舜帝去世后,悲痛欲绝,泪洒竹上,竹遂生斑点,因此得名。此处以斑竹的永恒存在,象征着忠诚与孝道的不朽。
“今日稽山下,几枝忠孝痕。”最后一句将目光转向了稽山(即会稽山),暗示着在这样的自然景观之下,忠诚与孝道的痕迹依然可见。这里的“几枝”不仅描绘了斑竹的形态,也寓意着忠诚与孝道在历史长河中的绵延不绝,如同斑竹一般,虽历经沧桑,却依然坚韧挺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斑竹这一意象,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道德品质相融合,既展现了斑竹的美丽与坚韧,又寄托了对忠诚与孝道的崇高敬仰,语言简洁而意味深长。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钟
闻道琳宫欲范钟,上皇敕赐万斤铜。
一模脱出等闲事,千古要知陶铸功。
敲得星飞惊落月,撞教云破响呼风。
于今欲为吾皇寿,笑指琼楼贴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