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疑天又变,况觉寒逾水。
破衾不能温,曲身岂复论。
窗明亟问似,霜里明朝暾。
被褐复扶筇,从君觅诗去。
被褐(pī hè)的意思:指穿着褐色衣服的人,比喻贫困、低微的境况。
不能(bù néng)的意思:表示不行、不可以、无法等意思,强调做某事的限制或禁止。
朝暾(cháo tūn)的意思:太阳刚升起的时候。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索莫(suǒ mò)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状态迷茫、困惑,缺乏明确的方向或目标。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这首宋诗《寒夜晓起呈斯远》描绘了诗人赵蕃在寒冷冬夜中醒来的情景。首句“黄昏月甚佳”展现了傍晚时分明亮的月光,为夜晚带来一丝暖意。然而,“夜半风忽起”转折,透露出风起带来的寒意,暗示天气变化。
“直疑天又变,况觉寒逾水”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突然降温的惊讶和感受到的彻骨寒冷,仿佛寒气比水还要深重。接着,诗人描述自己破旧的被子无法抵挡严寒,蜷缩身体也无法温暖,生活困苦可见一斑。
“窗明亟问似,霜里明朝暾”写诗人透过窗户看到霜降,期待着黎明的到来,希望能有一丝暖阳。最后两句“梅开何处树,索莫谁能顾”以梅花开放象征坚韧与希望,但在这寒冷的夜里,似乎无人能顾及,表达出诗人孤独与无奈的心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寒夜中的孤寂与坚韧,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赵蕃的诗作风格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芦山一何高,上上不可尽。
我行独忘疲,泉石有招引。
须臾出蒙密,矫首眺无畛。
已谓极峥嵘,仰视犹隐嶙。
新斋小休憩,馀力更勉黾。
东峰切霄汉,首夏正凄紧。
杖策同攀跻,极目散幽窘。
万里俯连环,千里瞰孤隼。
因知平生怀,未与尘虑泯。
归涂采薇蕨,晚饷杂蔬笋。
笑谓同来人,此愿天所允。
独往会淹留,寒栖甘菌蠢。
山阿子慕予,无忧勒回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