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径晓烟合,千林春翠交。
《村路》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村 路 宋 /周 端 臣 雨 馀 村 落 回 ,祗 有 鹊 营 巢 。一 迳 晓 烟 合 ,千 林 春 翠 交 。断 桥 斜 搭 板 ,破 屋 倒 铺 茅 。闻 说 蚕 初 浴 ,柴 门 不 敢 敲 。
- 注释
- 雨馀:雨后。
迥:清朗,遥远。
鹊:喜鹊。
营巢:筑巢。
晓烟:早晨的雾气。
合:汇聚,交融。
春翠:春天的翠绿。
断桥:破损的桥。
斜搭板:临时搭起的木板。
破屋:破旧的房屋。
倒铺茅:散落的茅草。
闻说:听说。
蚕初浴:蚕宝宝开始蜕皮。
柴门:简陋的木门。
不敢敲:不敢轻易敲门。
- 翻译
- 雨后村庄显得格外清朗,只有喜鹊在筑巢忙碌。
一条小路晨雾弥漫,千树万木绿意盎然交织在一起。
断桥上临时搭起木板,破旧房屋屋顶散落着茅草。
听说蚕宝宝开始沐浴,我怕打扰,不敢敲柴门。
- 鉴赏
这首宋诗《村路》是周端臣所作,描绘了雨后乡村的宁静景象。首句“雨馀村落迥”,写雨后的村庄在远处显得格外清晰,给人一种空旷而静谧的感觉。次句“唯有鹊营巢”则点出虽是寂静,但仍有生机,喜鹊忙着筑巢,寓意着春天的到来。
接下来,“一径晓烟合,千林春翠交”描绘了一幅晨雾弥漫的小径与茂密树林相映成趣的画面,晨烟轻绕,千树新绿,春意盎然。诗人通过“斜搭板”的断桥和“倒铺茅”的破屋,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简朴与自然。
尾句“闻说蚕初浴,柴门不敢敲”,诗人听到蚕儿开始沐浴(指蚕蜕皮),暗示着农事活动的开始,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尊重和对辛勤劳动者的敬意。诗人未直接敲门打扰,而是以谦恭的态度表现出对农人生活的敬畏和对宁静乡村的呵护。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的宁静与生机,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农耕文化的理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