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骤雨后带来的清凉与宁静。首句“烈日如焚正蕴隆”以强烈的视觉形象展现了夏日炎炎的酷热,仿佛太阳在燃烧,积蓄着巨大的热量。接着,“黑云载雨泻长空”一句,通过动态的画面,展示了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而下的景象,给人一种压抑之后即将释放的紧张感。
“搜龙霹雳一声歇”中的“搜龙”可能是指雷电,这里用“搜龙”这一拟人化的表达,生动地描绘了雷声的震撼力,仿佛是龙在天空中搜寻着什么,最终以“一声歇”结束,暗示了雷雨的突然到来和迅速离去。这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威力,也隐含了自然界力量的瞬息万变。
最后一句“庭竹潇潇来好风”则转为静态描写,雨后的庭院中,竹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在雨后送来的一阵清凉之风。这里的“好风”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在经历了炎热和暴雨之后,对清新、宁静之感的渴望和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夏日雨前的闷热、雨中的震撼以及雨后的清凉生动地展现出来,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内心的宁静。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用韵酬镏茂才
弱冠从游狎山水,三十余年屈伸指。
南随粤鸟北燕鸿,祇今甚矣吾衰矣。
学问无成不了事,况望清名照书史!
得归重赋茅屋春,青眼相看赖吾子。
丹铅曾近更生阁,但惜案头萤乱死。
世情浩荡何足云,高人不厌席为门。
百丈山前秋屡过,九州外事忆重论。
昔伤萍梗流沧海,暂喜梅花侑翠尊。
制古直须追左契,声英必合绍前闻。
昨朝示我清江作,汹如垒壁瞻风云。
愧我徒当大敌怯,此陈何止摧千军?
流离天骥志远道,悲鸣往往思其群。
赠方永叔往教重庆路
汲水得明月,倒影上青天。
客行三十年,未识蜀月圆。
中宵梦巴蜀,秣马辞燕服。
成都虽云远,未到意已足。
远意不可期,宿夕宛见之。
云迷飞鸟道,雨急卧龙祠。
干戈何草草,祇说渝州好。
但得渝州官,甘就渝州老。
渝州古雄城,彭君旧建旌。
至今江石上,犹有古时名。
豪杰世已矣,空城俯流水。
复有江东人,来教渝州士。
方侯天机深,大雅托遗音。
沈潜万夫敌,脱略五湖心。
翩然别我往,长揖仙人掌。
疾风吹大旗,落日明斜舫。
即此少相知,相知长恨思。
巫山桂树发,折寄定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