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月廿一日立秋偶题》
《六月廿一日立秋偶题》全文
明 / 金幼孜   形式: 古风

两日风雨过,满目秋意

开轩灏气回,入座凉飙至。

高梧响萧萧鸣蜩方嘒嘒。

坐念寒暑更,令人发深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灏气(hào qì)的意思:形容气势盛大、气魄豪迈。

开轩(kāi xuān)的意思:开放窗户,指心胸开阔,愿意接纳外界的事物或意见。

凉飙(liáng biāo)的意思:形容寒风刺骨,寒气袭人。

令人(lì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某种情感或感受的动作或事物

满目(mǎn mù)的意思:充满眼前,到处都是。形容景象壮观、美丽或繁荣。

鸣蜩(míng tiáo)的意思:形容声音嘹亮、持久。

秋意(qiū yì)的意思:指秋天的气息或感觉。

入座(rù zuò)的意思:指坐下来,就座。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立秋时节,经过两日风雨洗礼后,满眼皆是秋意的景象。诗人通过“两日风雨过”引出季节转换的氛围,接着以“满目皆秋意”点明主题,展现出秋天特有的景象。接下来,“开轩灏气回,入座凉飙至”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打开窗户后,清新的空气和凉爽的风迎面而来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舒适宜人的氛围。

“高梧响萧萧,鸣蜩方嘒嘒”则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宁静与和谐,高大的梧桐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而蝉鸣声此起彼伏,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最后,“坐念寒暑更,令人发深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坐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禁让人思考四季更迭、岁月流转的深刻意义,引发内心的深沉感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立秋时节特有的意境美,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时间的哲思,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介绍
金幼孜

金幼孜
朝代:明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
猜你喜欢

万景楼

左披九顶云,右送大峨月。

残山剩水不知数,一一当楼供胜绝。

玻瓈濯锦遥相通,指麾大渡来朝宗。

川灵胥命各东去,我亦顺流呼短篷。

诗无杰语惭风物,赖有丹青传小笔。

仍添诗客倚栏看,令与山川相映发。

龙弯归路绕乌尤,栋云帘雨邀人留。

若为唤得涪翁起,题作西南第一楼。

(0)

万州

晨炊维下岩,晚酌舣南浦。

波心照州榜,云脚响衙鼓。

前山如屏墙,得得正当户。

西江朝宗来,循屏复东去。

官曹倚岩栖,市井唤船渡。

瓦屋仄石磴,猿啼闹人语。

剔核杏馀酸,连枝茶剩苦。

穷乡固瘠薄,陋俗亦寒窭。

营营谋食艰,寂寂怀砖诉。

昔闻吏隐名,今识吏隐处。

(0)

送琴客许扬归永嘉

乌帽休冲九陌埃,瘦藤定约到秋回。

龙湫雁荡经行处,断取松风万壑来。

(0)

初寒

多病淹残岁,初寒悄独吟。

云容乍浓淡,秋色半晴阴。

篱菊催佳节,山泉响夜琴。

自能知此乐,何必恋腰金。

(0)

寄刘都官

别后山光寒更绿,秋深酒美色仍清。

绕亭黄菊同君种,独对残芳醉不成。

(0)

和晏尚书对雪招饮

瑶林琼树影交加,谁伴山翁醉帽斜。

自把金船浮白蚁,应须红粉唱梅花。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