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会江》
《宿会江》全文
明 / 林应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古驿山城外,寒江客到稀。

潮平见鱼戏,叶落听禽飞。

火行人语,荒原古渡归。

徘徊不知夕,零露忽沾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潮平(cháo píng)的意思:指潮水平静,形容局势平息或争端解决。

古驿(gǔ yì)的意思:古代的驿站,比喻过去的事物或旧时代的人物。

古渡(gǔ dù)的意思:古代的渡口,指古时的船只渡口。

寒江(hán jiāng)的意思:指寒冷的江河,比喻孤寂、冷清的环境。

荒原(huāng yuán)的意思:指草木凋零、土地贫瘠荒芜的地方,也用来比喻事物的荒凉、不毛。

火行(huǒ xíng)的意思:形容事物有火焰燃烧的样子,也指事物迅速发展、蓬勃兴盛。

江客(jiāng kè)的意思:指江湖人物或旅居他乡的客人。

零露(líng lù)的意思:指早晨露水未干,形容时间很早。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山城(shān chéng)的意思:指建在山上的城市,也指山城景色秀美。

行人(xíng rén)的意思:指行走的人,泛指路人、过路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江边夜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古驿山城的冷清与寒江的稀客之景展现得淋漓尽致。首联“古驿山城外,寒江客到稀”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山城之外,古道边,寒江之上,人迹罕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静谧氛围。

接着,“潮平见鱼戏,叶落听禽飞”两句,通过“鱼戏”和“禽飞”这两个动态的意象,反衬出环境的宁静。潮水平静,鱼儿在水中自由游弋;秋叶飘落,鸟儿在空中飞翔,这些自然界的生灵活动,反而让这幅画面更加生动,也更显出环境的静谧与和谐。

“远火行人语,荒原古渡归”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远处的灯火与行人的交谈声,打破了夜的寂静,但这种热闹是短暂的,因为很快又回到了宁静之中。古渡口的归人,踏上了回家的路,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夜色中,只留下一片荒凉与孤独。

最后,“徘徊不知夕,零露忽沾衣”两句,诗人通过自己的行动和感受,将情感推向高潮。他在这片荒凉之地徘徊,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直到零星的露珠悄然打湿了他的衣裳,才意识到夜已深沉。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情感的巧妙融入,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孤寂与美丽。

作者介绍

林应亮
朝代:明

福建侯官人,字熙载,一作载熙。林春泽子。嘉靖十一年进士。官至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有《少峰草堂诗集》。
猜你喜欢

鹧鸪天·其五寿叔祖母

曾宴瑶池万玉宫。鸾骖此日自从容。

杓携鹑首坤维外,岁在降娄虎坎中。

生指李,寿方瞳。云仍今有鹊巢风。

传家自得长年诀,安用人祈鹤与松。

(0)

早作四首·其二

井梧飞叶送秋声,篱菊缄香待晚晴。

斗柄横斜河欲没,数山青处乱鸦鸣。

(0)

和陈倅留题奉圣

飞鸿渺天末,目送类中散。

谪仙负诗狂,直欲摘星汉。

白云千丈峰,金碧美且焕。

忘言老瞿昙,祇作空花观。

轩冕傥来耳,世事亦其漫。

鸾凤在赤霄,宁肯就绁绊。

惟馀忧国心,抚事辄悲怨。

饥馑有流离,十室九不爨。

上动黄屋念,每日不遑旰。

公岂爱登览,微意寓篇翰。

山僧遽传似,字字如珠贯。

劝分岂无术,未必愧鞭算。

升斗倘均惠,沟壑庶少逭。

福星公恐是,畴复虞岁旱。

王事敢告劳,行役春过半。

鬓丝禅榻畔,纶巾时一岸。

溪山得胜赏,歌舞废屡按。

请颂海沂康,民谣兹可玩。

(0)

述情

间阔忻逢诸葛丰,不应阮籍哭途穷。

拟留重客倾家酿,更喜贤郎有父风。

诗思凭陵烟雨上,宦情抖擞簿书中。

击鲜下舍聊乘兴,未许黄堂舍盖公。

(0)

山中井

乾元肇初气,坤母乃六之。

谁明爻象意,凿出混沌奇。

所以击壤民,饮水源不知。

空山有古甃,夜气方归时。

明月照我牖,独起携军持。

一瓢饮沆瀣,凉意生肝脾。

下以浇丹田,上以滋华池。

潇然脱尘土,举身入希夷。

神人授我诀,欲以疗我饥。

归来煮白石,精馔琼为糜。

(0)

织图二十四首·其十四择茧

大茧至八蚕,小茧止独蛹。

茧衣绕指柔,收拾拟何用。

冬来作缥絖,与儿禦寒冻。

衣帛非不能,债多租税重。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