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海音诗》由清代诗人刘家谋所作,通过对比海上漂浮的浮萍,探讨了地域界限与历史仇恨的模糊性。诗中蕴含深意,以自然界的景象隐喻人类社会的复杂关系。
首句“同是萍浮傍海滨”,描绘了浮萍在海边随波逐流的景象,象征着个体在广阔世界中的渺小与无定。接着,“此疆彼界辨何真”提出疑问,指出在看似明确的地理边界背后,真实的意义可能并不如表面那般清晰,暗示了地域界限的相对性和模糊性。
“谁云百世雠当复”一句,借历史仇恨的延续问题发问,表达了对长久以来仇恨循环的质疑。这里“百世雠”指代跨越多个世代的仇恨,而“当复”则暗示这种仇恨似乎不可避免地在时间长河中重演。诗人通过这一问句,表达了对历史循环和仇恨传递的反思。
最后一句“卖饼公羊始误人”引用了一个典故,即《左传·宣公十五年》中的“公羊解牛”的故事,比喻错误的引导或解释可能导致人们走向错误的道路。在这里,诗人将“卖饼”与“公羊”联系起来,可能是暗指通过错误的解读或传播,导致人们对历史真相产生误解,从而陷入仇恨的循环之中。这句诗强调了正确理解历史和现实的重要性,以及错误信息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整体而言,《海音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比喻,深刻探讨了地域界限、历史仇恨以及信息传播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展现了诗人对复杂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和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沁园春·其十四王汝良自长沙归
一笛横风,稳转船头,系楫大江。
还有人争说,鸣琴手段,教侬重吐,锦绣肝肠。
不复少年,插花槌鼓,雅意在乎云水乡。
阳关泪,笑琼姬犹恋,奇俊王郎。谈兵齿颊冰霜。
有万户侯封何用忙。
借烟霞且作,诗中队仗,鹭鹓已是,归日班行。
收敛平生,筹边胸次,以酒浇之书传香。
消凝处,怕三更枕上,疏雨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