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尘隐居三首·其三》
《题尘隐居三首·其三》全文
明 / 董其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松菊陶公径,蓬蒿仲蔚村。

何如朱户里,别有碧山蹲。

卷幔云生坐,登台月可扪。

泉声朝暮响,怪底莫寻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山(bì shān)的意思:碧山指的是山的颜色苍翠、绿意盎然。在成语中,碧山常常用来形容山色美丽、景色宜人。

朝暮(zhāo mù)的意思:指一天的早晨和傍晚,也指时间的短暂和转瞬即逝。

登台(dēng tái)的意思:指上台演出或发表演说。

怪底(guài dǐ)的意思:形容事物异常或反常。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松菊(sōng jú)的意思:指宽容大度,不计较小事情。

陶公(táo g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像陶瓷器一样光洁无瑕,无可挑剔。

朱户(zhū hù)的意思:指富贵人家的大门,也用来形容富有的家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环境与心境,充满了自然与宁静之美。首句“松菊陶公径,蓬蒿仲蔚村”以陶渊明和孔融的典故,象征着诗人追求的隐逸生活,松菊代表高洁,蓬蒿则暗示着隐居之地的朴素与自然。接下来,“何如朱户里,别有碧山蹲”对比了世俗的繁华与隐居的静谧,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肯定。

“卷幔云生坐,登台月可扪”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隐居者日常生活的场景,云雾缭绕的景象与伸手可触的明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亲近自然的氛围。最后,“泉声朝暮响,怪底莫寻源”则通过日夜不息的泉水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同时也暗示了探寻生命意义的过程,或许源头即为内心深处的平静与真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董其昌

董其昌
朝代:明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