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幔云生坐,登台月可扪。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山(bì shān)的意思:碧山指的是山的颜色苍翠、绿意盎然。在成语中,碧山常常用来形容山色美丽、景色宜人。
朝暮(zhāo mù)的意思:指一天的早晨和傍晚,也指时间的短暂和转瞬即逝。
登台(dēng tái)的意思:指上台演出或发表演说。
怪底(guài dǐ)的意思:形容事物异常或反常。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蓬蒿(péng hāo)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样子,也形容人的头发茂盛。
松菊(sōng jú)的意思:指宽容大度,不计较小事情。
陶公(táo g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像陶瓷器一样光洁无瑕,无可挑剔。
朱户(zhū hù)的意思:指富贵人家的大门,也用来形容富有的家庭。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环境与心境,充满了自然与宁静之美。首句“松菊陶公径,蓬蒿仲蔚村”以陶渊明和孔融的典故,象征着诗人追求的隐逸生活,松菊代表高洁,蓬蒿则暗示着隐居之地的朴素与自然。接下来,“何如朱户里,别有碧山蹲”对比了世俗的繁华与隐居的静谧,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肯定。
“卷幔云生坐,登台月可扪”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隐居者日常生活的场景,云雾缭绕的景象与伸手可触的明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亲近自然的氛围。最后,“泉声朝暮响,怪底莫寻源”则通过日夜不息的泉水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循环,同时也暗示了探寻生命意义的过程,或许源头即为内心深处的平静与真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