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元代文人悠闲生活的场景。首句“醉岸乌纱殿影东”,以“醉岸”二字开篇,营造出一种微醺、轻松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可能在宴席之后漫步于岸边,乌纱帽随风轻摆,与夕阳下的宫殿倒影相映成趣。次句“宫花低映酒波红”,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宫中的花朵似乎低垂着头,映照在酒杯中,使得酒液呈现出更加鲜艳的红色,仿佛整个画面都被一种温暖而柔和的色调所包围。
第三句“兴来草罢《长杨赋》”,则透露出诗人创作的灵感与激情。在兴致勃发之时,他完成了《长杨赋》的创作,这不仅展现了其文学才华,也暗示了他在艺术创作上的自由与随性。最后一句“独占高槐洒晚风”,将画面推向高潮,诗人独自站立于高大的槐树之下,晚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同时也带来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对外界美好事物的敏感捕捉,体现了元代文人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八六子.秦淮雪后,一碧成冰,万影都销,凄然赋此
扫微波。泪华冰透,脂痕雪艳消磨。
记一绿流云不断,万红行雨曾过,影儿有么。
官河残粉犹多。葬玉浑教成冢,销金莫更名锅。
懒重问、画船如燕,茜衫如蝶,而今不许,私留月住,谁能暗把春窝。
奈愁何。青溪夜闻鬼歌。
琵琶仙.将踏雪白门,用白石吴兴词韵写意
家在何村,问飞到、可是江南黄叶。
溪路双桨敲冰,烟丝舞愁绝。
兴废事、梅花不管,那知有六朝啼鴂。
废苑红绡,柔淮绿减,商女能说。
待收拾、毡笠狨鞍,要游过、明年放灯节。
压遍紫骢蹄印,认桥通皂荚。
何处觅、歌楼十里,拥玉人、坐看春雪。
误道风柳吹香,酒徒将别。
金缕曲.靖州道中,是张紫帆填此词见寄处,再次其韵
一入浮生界。问谁如青山无恙,白云无碍。
十载歌离兼吊梦,宽尽沈家衣带。
把秋字心头遍画。
我比斜阳行更远,奈寒鸦尚隔斜阳外。
还不了,蹇驴债。天涯总是愁先在。
感明朝坠鞭京洛,挂帆江海。
沽酒离亭寻冷伴,惟有枫人红醉。
曾见否词仙墨洒。
诗叶亲题何处寄,趁凉波早共湘川会。
教说与,定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