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哭华姜一百首》中的第三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亡妻华姜深切的哀悼之情。
“零落香魂去不回”,开篇即以“零落”二字描绘出华姜离世后灵魂飘散、香消玉殒的凄凉景象,一个“去不回”更是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离去无法挽回的悲痛与无奈。“黄泉应上望夫台”,想象华姜在黄泉之下,或许会登上望夫台,期盼着丈夫的归来,这一细节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与不舍。
“他生不愿为夫妇”,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悲观态度,似乎在说,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他宁愿不再成为华姜的丈夫,因为这份痛苦与思念太过沉重。然而,“但作罗浮蛱蝶来”,诗人又转而表达了一种超脱的情感,希望在来生能够化作罗浮山间的蝴蝶,自由自在地飞舞,这样或许能暂时忘却人间的痛苦与别离,享受一种心灵上的解脱与宁静。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亡妻的哀悼,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无奈与渴望,展现了诗人复杂而细腻的情感世界。通过对比与转折,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对生命、爱情的思考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拟岘亭诗
吾县西岘峰,亭以拟岘名。
尝见父老说,寺中有碑铭。
昔晋殷仲文,作郡有政声。
去而人思之,屐齿有馀荣。
余闻诸老说,此事不可凭。
臣子从弑逆,罪合五鼎烹。
桓玄在荆州,世为晋公卿。
一朝睨汉鼎,举兵向金陵。
是时殷仲文,实守新安城。
弃郡以从玄,惟欲事逆成。
策命九锡文,未至先经营。
桓楚既窃位,寝所地忽崩。
仲文于此时,巧言如簧笙。
其后玄事败,奔走向南荆。
仲文忧不免,奉二后还京。
叛晋复叛玄,鼠雀同偷生。
寄奴后代晋,又欲居朝廷。
出为东阳郡,怏怏无好情。
尝览镜自照,不见头颅形。
岂非从逆者,未诛先受刑。
无忌牧荆州,仲文尝趋迎。
便道不过府,无忌殊不平。
言于宋武帝,此辈谋举兵。
宋武尽族诛,流血几成坑。
襄阳羊叔子,当世之豪英。
不当拟其名,流传污吴宁。
疑别一牧守,偶与同名称。
此名若果然,山鬼怒非轻。
缅想唐戴令,政声极铿鍧。
曾有长源碑,在夫子庙庭。
曷易曰戴岘,庶以慰编氓。
称之名义当,兼可怡山灵。
尝读晋宋书,抵掌气填膺。
安得仍拟岘,千载愚民生。
《拟岘亭诗》【宋·马之纯】吾县西岘峰,亭以拟岘名。尝见父老说,寺中有碑铭。昔晋殷仲文,作郡有政声。去而人思之,屐齿有馀荣。余闻诸老说,此事不可凭。臣子从弑逆,罪合五鼎烹。桓玄在荆州,世为晋公卿。一朝睨汉鼎,举兵向金陵。是时殷仲文,实守新安城。弃郡以从玄,惟欲事逆成。策命九锡文,未至先经营。桓楚既窃位,寝所地忽崩。仲文于此时,巧言如簧笙。其后玄事败,奔走向南荆。仲文忧不免,奉二后还京。叛晋复叛玄,鼠雀同偷生。寄奴后代晋,又欲居朝廷。出为东阳郡,怏怏无好情。尝览镜自照,不见头颅形。岂非从逆者,未诛先受刑。无忌牧荆州,仲文尝趋迎。便道不过府,无忌殊不平。言于宋武帝,此辈谋举兵。宋武尽族诛,流血几成坑。襄阳羊叔子,当世之豪英。不当拟其名,流传污吴宁。疑别一牧守,偶与同名称。此名若果然,山鬼怒非轻。缅想唐戴令,政声极铿鍧。曾有长源碑,在夫子庙庭。曷易曰戴岘,庶以慰编氓。称之名义当,兼可怡山灵。尝读晋宋书,抵掌气填膺。安得仍拟岘,千载愚民生。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6567c6cfdc28230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