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迨唐宋间,声韵迭清响。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标榜(biāo bǎng)的意思:标榜指以夸大或夸张的方式宣扬自己的优点、成就或价值,以获取他人的认可、赞扬或尊敬。
薄技(bó jì)的意思:指技艺浅薄,不够深厚。
不作(bù zuò)的意思:不做,不从事某种行为或活动
非关(fēi guān)的意思:非关意味着不相关、不相干,表示与某事物无关。
观治(guān zhì)的意思:观察治理,以观察为主导进行治理。
浩气(hào qì)的意思:形容气势雄浑、志向远大。
后世(hòu shì)的意思:指将来的世代或后代。
技痒(jì yǎng)的意思:指某人对于某种技艺或技术感到兴趣、渴望学习或实践的心情。
渴想(kě xiǎng)的意思:非常渴望、迫切希望得到某种东西或实现某个目标。
旷达(kuàng dá)的意思:指人胸怀开阔,心胸广大,不拘小节,不受拘束。
六义(liù yì)的意思:指一个词语具有多个义项,含有多种解释。
岂直(qǐ zhí)的意思:表示责备、反问的语气,意思是“怎么会是这样呢?”或者“难道真的是这样吗?”用来表示对某种情况的不满或质疑。
穷幽(qióng yōu)的意思:形容深山僻壤、幽深的地方。
商周(shāng zhōu)的意思:商周是指商朝和周朝,泛指古代的商业和政治两个领域。
神奇(shén qí)的意思:指非常奇特、不可思议的事物或现象。
声韵(shēng yùn)的意思:指声音的音调和韵律。
效仿(xiào fǎng)的意思:模仿、学习别人的行为、态度或作品。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于焉(yú yān)的意思:指到了那个地方,就在那个地方停留或从事某种活动。
治乱(zhì luàn)的意思:指有能力或方法来治理乱象,使秩序恢复正常。
直事(zhí shì)的意思:直接、直截了当地处理事情。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追求。首句“一日不作诗,此心成渴想”直接点明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渴望,仿佛一日不作诗,内心就会感到干渴一般。这种情感的强烈表达,体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痴迷。
接着,“非关贱性癖,只为薄技痒”两句,诗人解释了这种渴望并非出于低俗的喜好,而是因为自己技艺的浅薄,渴望通过不断创作来提升自己的技艺。这种自省式的表述,展现了诗人对于自身艺术追求的深刻认识和自我鞭策的精神。
“六义起商周,汉魏相效仿。下迨唐宋间,声韵迭清响。”这几句回顾了诗歌发展的历史脉络,从商周时期的“六义”开始,到汉魏时期的学习与模仿,再到唐宋时期的声韵之美,诗人以时间为线索,描绘了诗歌艺术的演变过程,同时也强调了诗歌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于焉观治乱,岂直事标榜。”这两句则将诗歌的功能扩展到了更广阔的层面,不仅限于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能够反映社会的治乱,具有标榜现实、反映时代的功能。诗人在这里强调了诗歌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
最后,“穷幽与旷达,俱属浩气养。□当搜神奇,后世知音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态度和期待。他认为,无论是探索幽深还是追求旷达,都是为了滋养内心的浩然之气。同时,他也期待着后世能发现并欣赏这些作品中的奇妙之处,体现了他对诗歌传承与发展的美好愿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深情厚爱,也反映了其对诗歌历史、社会功能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和对诗歌价值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消寒九集陶社诗人合庆八百岁公宴纪事十四首·其十二
河间两章君,社友既为寿。
翌日复称觞,答礼未肯后。
余怀若有思,忽觉双眉皱。
检取昨开单,年岁细支配。
数目整八百,遐龄讶天授。
佳话出林泉,奇事惊宇宙。
吾侪十四人,岂真得天厚。
兹事供品题,奚止诗千首。
消寒九集陶社诗人合庆八百岁公宴纪事十四首·其五
天生德于予,畴无希古心。
叔季亦唐虞,城市犹山林。
无酒即学佛,无弦亦抚琴。
非夷亦非惠,无古亦无今。
何必入林密,何必入山深。
因时展怀抱,触处开胸襟。
或作辋川画,或为梁父吟。
沧洲一片土,旷代谁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