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平乐·其一感怀》
《清平乐·其一感怀》全文
宋 / 王质   形式: 词  词牌: 清平乐

江沙带湿。莎露和烟泣。落日欲低红未入

悄悄暮峰凝立。疏林秀荒寒频频驻骑回看。

应是梧桐影下,秋风蹙碎眉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荒寒(huāng hán)的意思:荒凉寒冷的样子。

江沙(jiāng shā)的意思:形容大江流水冲击沙滩的声音,比喻声势浩大、威力非凡。

林秀(lín xiù)的意思:形容树木茂盛、郁郁葱葱。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眉山(méi shān)的意思:指眉毛像山一样高耸,形容眉毛修长而美丽。

凝立(níng lì)的意思:形容人或物静止不动,像凝固一样。

频频(pín pín)的意思:频繁地、屡次地

悄悄(qiāo qiāo)的意思:悄悄指的是轻轻地、不声张地、不引人注意地。形容做事谨慎小心,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色荒(sè huāng)的意思:指对色情、淫荡的需求过于追求,无法自拔。

疏林(shū lín)的意思:指稀疏的树林,也比喻人际关系疏远、交往少。

未入(wèi rù)的意思:未曾进入或未达到某个境界或状态。

梧桐(wú tóng)的意思:比喻友谊深厚或感情深挚。

秀色(xiù sè)的意思:形容美丽绝伦,色彩鲜艳。

应是(yìng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应该是某种状态或者应该具备某种性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晚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孤寂之感。

“江沙带湿”一句,以水边沙滩湿润的情形,开启了全诗静谧而淡远的意境。接着“莎露和烟泣”,则以细小草叶上的露珠与轻纱似的烟雾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秋天特有的凄凉气氛。

“落日欲低红未入”表明夕阳即将沉没,但余晖尚在,增添了一份哀艳。而“悄悄暮峰凝立”则是对远处山峰在暮色中渐渐显现的描绘,这种静谧之感,让人不由得生出无限遐想。

接下来的“疏林秀色荒寒”一句,通过稀疏树林中的枯枝败叶与荒凉的气息,强化了秋天的萧瑟感。紧接着,“频频驻骑回看”则透露出诗人在游历中不断回首往昔的动作,流露出了对过去时光的留恋。

最后,“应是梧桐影下,秋风蹙碎眉山”一句,以梧桐树叶随秋风摇曳、飘落成碎片形象,隐喻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对远方眷恋之情。这里的“眉山”或许是对远方山峦的美好记忆的比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秋天的感怀之情,是一首充满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质
朝代:唐

猜你喜欢

探春慢.题顾螺峰女史.韶.画寻梅仕女,用张玉田韵

寒浦藏烟,小桥堆絮,人与花分清淡。

竹压低梢,松培老干,簌簌琼英霏霰。

才试着花气,早望见、朱栏一半。

若非群玉山头,月明林下香散。可是汉家宫苑。

又不似唐昌,树底忽见。

黄鹤楼中,玉门关外,休付笛声吹怨。

留待东风至,却还怕、绿阴争暖。

笑捻花枝,归来香满庭院。

(0)

沁园春.美人背

乍试春衫,问人宜称,侧转腰身。

怕油侵燕尾,承云样巧,钗盘鸦翅,半臂红湮。

羞际难回,嗔时别坐,轻拍频摩要倍温。

窥私浴,见肤光占烛,面觑无因。内人破睡伤春。

向周昉图中写欠伸。

记被池寒入,妹匈牢拥,枕棱香逼,郎手时循。

下砌寻花,入帘避客,去处风流一样匀。

横陈夜,羡筑脂刻玉,方后尤珍。

(0)

定西番.冬日敬亭宴集

镇日楼头相对,铺月澹,着云轻。枕前横。

踏向棱棱冰壑,水泉流暗声。

三尺雏松剪剪,似雏僧。

(0)

武陵春.乍雨乍晴

为怕日光争欲雨,雨过日偏明。半栏斜照忽雷声。

晴雨总无凭。却似萧郎多薄幸,归去又还行。

薄幸从天教得成。天也忒无情。

(0)

醉蓬莱

看遥遥北渚,潋滟清光,炎蒸不到。

绿舫轻摇,向绿杨停棹。

红藕香中,开怀散发,好临波长啸。

语向奚奴,清闲执事,笔床茶灶。

试望蒹葭,离披湖上,荷叶荷花,亭亭窈窕。

沙鹤溪禽,劝擎杯一笑。

不用弹弦,何须吹管,听渔家小调。

落尽红轮,疏萤几个,又来相照。

(0)

醉花阴.闵园

寸余天似柴窑碧。修竹穿篱出。

满地碎秋声,白鸟青虫,生长芙蓉国。

森然奇鬼池边石。红叶缠青壁。

屐齿意忘归,醉倚层楼,三弄枫林笛。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