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山寺》
《金山寺》全文
宋 / 傅梦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昨夜宿江口客衣风已飘。

两峰参塔顶,一寺裹山腰

水拍瓜洲渡,烟生扬子桥。

寻花并问柳,端的明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端的(duān dì)的意思:真正的,确实的,真实可信的

瓜洲(guā zhōu)的意思:指人们围绕着同一个目标或事物而形成的群体。

江口(jiāng kǒu)的意思:江口是指两条江河汇合的地方,引申为事物交汇的地方。

客衣(kè yī)的意思:指外来的客人,也指外地来的人。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山腰(shān yāo)的意思:山腰指山的中部或中间位置。

寻花(xún huā)的意思:寻找美丽的女子

昨夜(zuó yè)的意思:指过去的夜晚,通常用来表示过去的事情或经历。

翻译
昨晚我在江口过夜,客人的衣物已被风吹动。
两座山峰直插云天,一座寺庙坐落在山腰间。
江水拍打着瓜洲渡口,扬子桥上升腾起袅袅烟雾。
我打算寻找花朵,询问柳树,确信明天就能找到答案。
注释
宿:过夜。
客衣:旅行者的衣服。
参:直插。
裹:环绕。
瓜洲渡:地名,瓜洲渡口。
扬子桥:地名,扬子江上的桥梁。
寻花:寻找花朵。
问柳:询问柳树(古人常用以指代女子或春天的信息)。
端的:确实,肯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傅梦得夜晚住宿江口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昨夜宿江口,客衣风已飘”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夜晚的寒意和旅途的漂泊之感。接下来,“两峰参塔顶,一寺裹山腰”形象地描绘了金山寺的地理位置,山峰与寺庙相互映衬,显得庄严肃穆。

“水拍瓜洲渡,烟生扬子桥”通过江水拍打瓜洲渡口和扬子桥升起的烟雾,展现出江景的动态美,也暗示着诗人即将启程的行踪。最后一句“寻花并问柳,端的在明朝”表达了诗人期待明日继续旅程,探寻沿途风景的决心,同时也流露出对未知的好奇与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金山寺的环境以及诗人的心情,寓情于景,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傅梦得
朝代:宋

猜你喜欢

代次韵闻砧

谁家秋夜捣衣声,遥忆良人在戍营。

野宿貔貅天一角,树移乌鹊月三更。

怨怀想像闺中切,逸韵悠扬枕上清。

砧杵催成岁迟暮,抚时亦觉壮心惊。

(0)

计桐江续稿九卷卷百首书其末

诗律中年悟,嫌工更恐肥。

独行无与语,每出又空归。

姜枣频煎药,袍衫屡换衣。

病身自无赖,犹忍泄天机。

(0)

五月十一日早问政山房三首·其二

四十里苍翠,中环万屈盘。

望城藏谷底,觅路上云端。

笋出一春醉,樵深三伏寒。

山翁无将相,祇是敬黄冠。

(0)

不寐十首·其十

细字昏难读,孤灯冷独挑。

黄齑馀口味,白豆验心苗。

玉枕方春梦,金门正早朝。

先生唯默坐,窗外雨萧萧。

(0)

九日北山寺二首·其二

白云苍藓尚知心,野径荒泉许重寻。

一马出城元近近,万松藏寺已深深。

同游似觉无先到,半醉谁知政独吟。

十度重阳如瞬息,足知往古与来今。

(0)

唐侯举摹刊诗卷牟献之文赵子昂字

金马文章坡颍氏,玉堂字画献羲之。

得兼裒施枣此刻,价倍湖州校正诗。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