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自 终 南 山 晚 归 唐 /钱 起 采 苓 日 往 还 ,得 性 非 樵 隐 。白 水 到 初 阔 ,青 山 辞 尚 近 。绝 境 胜 无 倪 ,归 途 兴 不 尽 。沮 溺 时 返 顾 ,牛 羊 自 相 引 。逍 遥 不 外 求 ,尘 虑 从 兹 泯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水(bái shuǐ)的意思:指没有任何杂质或添加物的纯净水,也比喻纯洁无暇的品质或人。
不外(bù wài)的意思:不超出、不超过、除此以外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尘虑(chén lǜ)的意思:指琐碎的忧虑或烦恼。
从兹(cóng zī)的意思:从现在开始;从此以后
得性(de xìng)的意思:指某种性格、习性、能力等与生俱来或长期养成的特点。
返顾(fǎn gù)的意思:回头看,回顾过去。
归途(guī tú)的意思:指回家的路途。
沮溺(jǔ nì)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困惑。
绝境(jué jìng)的意思:处于极度困难、危险的境地。
樵隐(qiáo yǐ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中的樵夫,比喻远离尘嚣,过着清贫自足的生活。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外求(wài qiú)的意思:指通过外部寻求帮助或解决问题。
往还(wǎng huán)的意思:来回走动;往返移动。
无倪(wú ní)的意思:没有丝毫差错或瑕疵。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自相(zì xiāng)的意思:自我相互之间。
- 注释
- 采苓:采集茯苓。
得性:获得本性。
樵隐:砍柴隐居。
白水:清澈的溪流。
初阔:开始开阔。
辞尚近:虽然离开但仍觉得近。
绝境:极美的境地。
无倪:没有边际。
兴不尽:兴致无穷。
沮溺:沮洳之地,比喻困境。
相引:相互引导。
逍遥:自由自在。
尘虑:尘世忧虑。
泯:消失。
- 翻译
- 每日采苓往返,享受自然而非刻意隐居。
清澈的溪流初见开阔,青山告别仍觉亲近。
身处绝美的境地,美景令人忘却边界,归程意犹未尽。
偶尔回顾沮溺之地,牛羊悠然自得,相互引领。
在这自由自在的生活中,无需向外寻求,尘世忧虑从此消散。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田园诗人的日常采药活动,以及他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内心的情感体验。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山中采苓草,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方式的向往。
"白水到初阔,青山辞尚近"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自然界的亲密接触,以及他与大自然不愿分离的情感。这里的“白水”和“青山”是自然景观的象征,同时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绝境胜无倪,归途兴不尽"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的绝妙境界的赞美,以及他对归途中的不断愉悦感受。这里的“绝境”指的是超凡脱俗的自然景观,而“归途”的“兴”则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喜悦。
"沮溺时返顾,牛羊自相引" 这两句通过描写诗人在归途中偶尔回望,以及牛羊自由行走的情景,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这里的“沮溺”指的是小溪流水声,而“牛羊自相引”则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逍遥不外求,尘虑从兹泯" 最后两句总结了诗人的心境,他在山中寻找到了逍遥自得的生活,不再追求外部的虚幻繁华,而是让内心的忧虑随着自然界的清新空气而消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田园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他在自然中寻求到的精神寄托和心灵平静。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亭宴
微波一带横塘绕,绿杨枝、向人陪笑。
芳径落梨花,衬花外、裙衫窈窕。
蛾眉澹拂远山青,听轻脆、数声啼乌。
乍暖不凉天,约佛诞、黄昏到。
郁罗仙境无烦恼,蕊珠宫、七言哦妙。
一片步虚声,又吹入、春风别调。
闲云野水亦因缘,记梦里、香清诗好。
梦遍天涯路,问何处、无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