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静时闻箨,台空欲散花。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尘鞅(chén yāng)的意思:指世俗的名利、虚荣的事物。
丹砂(dān shā)的意思:丹砂是指赤红色的矿物,也用来比喻珍贵的东西或重要的人物。
孤云(gū yún)的意思:指孤立无援的云彩,比喻孤独无助或与众不同。
袈裟(jiā shā)的意思:指佛教僧人穿的衣服,也用来比喻假装虔诚或伪装自己。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散花(sàn huā)的意思:指分发物品、散发福利等,使人们得到好处或受益。也用来形容表演者在观众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或技能。
石磴(shí dèng)的意思:指用石头铺成的台阶或路面。
迢递(tiáo dì)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行程漫长。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雨湿(yǔ shī)的意思:指雨水浸湿,形容雨水很大,湿度很高。
杖履(zhàng lǚ)的意思:指老人的拐杖和鞋子,代指年老体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禅意的画面。首句“迢递青山暮”,描绘了傍晚时分,远处山峦连绵不绝的景象,给人一种深远辽阔之感。接着,“崚嶒石磴斜”则将视线拉近,描绘了蜿蜒曲折的山路,与前句形成对比,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层次感。
“孤云生杖履,细雨湿袈裟”两句,通过“孤云”和“细雨”与僧人的“杖履”和“袈裟”的互动,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孤云仿佛在僧人的行进中生成,细雨则让袈裟湿润,这些细节都暗示着诗人对禅宗生活的一种向往和体验。
“林静时闻箨,台空欲散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与自然的联系。静谧的森林中偶尔传来竹叶生长的声音,空旷的台上似乎即将飘落花瓣,这些自然界的细微变化,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
最后,“何年谢尘鞅,老此觅丹砂”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世束缚、追求内心平静与精神寄托的渴望。这里的“丹砂”通常被视为长生不老的象征,隐喻着诗人对于精神层面追求的执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禅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与精神追求的渴望,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头陀寺废
微云漏疏雨,春事将结束。
小径敷落红,长条已栖绿。
行行扣禅关,寂寂攲老屋。
犬吠知客来,岩栖见僧独。
涟漪漾方池,菁葱郁佳木。
立教虽尚空,存心未脱俗。
于世竟何裨,零落归山谷。
极乐迷群生,无生惑三竺。
风光慰羁人,聊此寓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