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雉(bǎi zhì)的意思:百种珍禽鸟。
边候(biān hòu)的意思:指边境上的守卫和侦察工作。
春阴(chūn yīn)的意思:指春天阴沉、多云的天气。
村里(cūn lǐ)的意思:指在农村或偏远地区。
打头(dǎ tóu)的意思:指在一系列事物或行动中,排在最前面,起带头作用。
樊口(fán kǒu)的意思:指人言辞巧妙,能言善辩,口才出众。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沽酒(gū jiǔ)的意思:指以卖酒为业,也可指购买酒品。
官廨(guān xiè)的意思:官府办公的地方,也指官员的职位和权力。
将就(jiāng jiù)的意思:勉强接受,委曲求全
江城(jiāng chéng)的意思:指大江流域中的城市,特指长江流域的城市,也可泛指美丽的城市。
酒过(jiǔ guò)的意思:指酒劲过了头,醉酒过度。
句留(jù liú)的意思:停留;滞留。
陇邱(lǒng qiū)的意思:指人的行为不忘本,始终保持本色,不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冥搜(míng sōu)的意思:冥搜是一个汉语成语,意为在黑暗中摸索、寻找。形容没有线索或目标的情况下,进行盲目的搜寻。
秋雨(qiū yǔ)的意思:秋天的雨。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诗意(shī yì)的意思:指具有诗歌般的美感和意境。
四照(sì zhào)的意思:形容客观事物被全面地审查、检查、观察。
天庆(tiān qìng)的意思:指天上祥瑞的征兆,也用来形容喜庆的气氛。
图书(tú shū)的意思:指书籍、图书馆等与书有关的事物。
位置(wèi zhì)的意思:指事物所处的地点或相对的位置。
闲居(xián jū)的意思:指安闲自在地居住或生活,没有烦恼和忧虑。
行窝(xíng wō)的意思:指人们为了自己的私利而选择逃避困境,不顾他人的处境。
寻诗(xún shī)的意思:寻找诗歌,也指追求诗意和美好的境界。
淹留(yān liú)的意思:被水淹没而留下来
朱陈(zhū chén)的意思:朱:红色;陈:陈旧。形容事物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或存放而变得陈旧。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隐居生活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在江城小居中的日常活动和心境。
首句“江城百雉周,官廨三楹陋”描绘了居住环境的简朴与宁静,虽是城中之居,却远离喧嚣,官舍虽小,但足以容身。这种简朴的生活状态,为后续的描写奠定了基调。
“鸡犬图书,位置皆将就”一句,通过鸡犬的日常活动与书籍的摆放,展现了生活的随意与自在。将就二字,既体现了对物质条件的淡泊,也暗示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闲居屋打头访陇邱,风月岐亭供冥搜”描绘了诗人闲暇时的活动,访友、赏景、冥思,将日常生活与自然美景融为一体,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亲近。
“春阴沽酒过樊口,秋雨寻诗意密州”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春天在阴雨中买酒畅饮,秋天在细雨中寻找诗意,这些场景不仅富有画面感,更体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与对生活细节的捕捉。
“笙歌凑,向朱陈村里共嘻游”描绘了诗人与乡邻共聚一堂,享受音乐与欢笑的场景,体现了社区生活的和谐与温馨。
“借行窝天庆句留,定惠淹留到,四照亭边候”则以借宿、等待等细节,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在乡村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与情感交流,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细腻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自然美景、人际交往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内心世界深沉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江城梅花引 陆壹天、钱索 二老相会,皆有
及当道作者,盖俯念草木之味也五陵春色旧曾游。
翠娥讴。
锦缠头。
花落花开,不信有并州。
浅碧障泥红叱拨,柳桥外,满东风,无点愁。
近来近来双鬓秋。
心渐收。
情尚留。
底事底事递如许,身世沉浮。
何况年华,长向镜中羞。
才见那时帘外月,便想起,醉吹箫,罨昼楼。
风入松 与李仲舆叙旧
小溪溪上十年游。
酌酒对花讴。
竹西歌吹曾同赏,到如今、梦里杨州。
绿发潘朗老大,近来懒说风流。
故人握手话绸缪。
重问旧盟鸥。
五陵风度犹无恙,算闲身、底事沉浮。
莫说乌衣巷口,夕阳都是新愁。
- 诗词赏析
- 题武林王棣香二尹诗集并以送别·其二
- 宿大坪庄
- 琐窗寒
- 扫花游.民国十五六年,余卜居圣湖之滨。每来往孤山,见道侧孙花翁墓埋没蓬颗间,心焉伤之,拟为修葺,未果也。旋闻湖滨筑路,墓将被毁,方商之周湘舲,谋迁葬,得易大岸自杭急札,云墓已毁。湘舲立遣人往杭道地,则仅得束棺之铁及石碣、石案诸物,棺椁则云已化尽。湘舲乃与刘翰怡筑冢于道左高阜,表曰宋词人孙花翁墓,树石案于前,实则遗骼已莫知所在矣。方事之殷,大岸为图纪之,且题词甚悲,久存余所。越十余载,余避兵香港,大岸病逝于沪,所遇之阨甚于花翁,及卅一年冬,余归,乃借诸友为营葬于沪之联义山庄。其遗命欲葬西湖,终莫之遂,可哀也
- 临江仙.旧历七夕招友人为李重光作去世一千年纪念,因追和其临江仙词韵
- 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