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叹龚夫子,秉义确不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楚老(chǔ lǎo)的意思:楚国的老人,指善于鼓励士气的智者。也用来形容年老有智慧的人。
当时(dàng shí)的意思:表示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时间的事情。
道规(dào guī)的意思:道德准则或行为规范
夫子(fū zǐ)的意思:夫子是指古代中国的儒家学者,也可以泛指学者、老师。
感怀(gǎn huái)的意思:感慨、怀念、深情地回忆过去的事物或人。
晦迹(huì jì)的意思:形容隐藏或隐退,不再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可谓(kě wèi)的意思:可以说是,可以称为
留滞(liú zhì)的意思:停滞不前,无法前进或发展。
生涯(shēng yá)的意思:人的一生所从事的职业或事业。
识道(shí dào)的意思:了解真理,认识道理。
顺通(shùn tōng)的意思:顺利通畅,没有阻碍或困难。
太史(tài shǐ)的意思:太史是指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历史和记录史事。在成语中,太史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天年(tiān nián)的意思:指人的寿命,也可指人生的年华。
委命(wěi mìng)的意思:指被委托担任某项重要任务或职责。
无疵(wú cī)的意思:没有瑕疵,完美无缺
销铄(xiāo shuò)的意思:销毁、熔化
一何(yī hé)的意思:表示程度或数量之大,常用于修饰形容词或动词。
至人(zhì rén)的意思:指道德品质高尚、修养深厚、才智卓越的人。
太史公(tài shǐ gōng)的意思:指史官,也用来形容精通历史、博学多才的人。
- 翻译
- 至人顺应时势无论顺畅或困阻,将生命交给命运自然无瑕疵。
我观太史公司马迁,确实称得上理解了人生的法则。
遭遇阻碍何必愤慨,感慨哀伤只会消磨人生。
我感叹龚夫子,坚持正义立场坚定从不改变。
归隐山林为何如此之晚,天年不幸在当时就早逝。
芬芳的油脂自我消耗,楚地的老者只剩下无尽的悲哀。
- 注释
- 至人:指道德修养极高的人。
顺通塞:顺应各种顺畅或堵塞的境遇。
委命:将生命、命运交托出去。
固无疵:自然没有过错或遗憾。
太史公:指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
识道规:懂得人生的大道理或规律。
留滞:停留不动,比喻仕途不顺。
感怀:因感触而产生的情绪。
殄生涯:毁掉一生,此处指影响了整个人生。
龚夫子:指品德高尚的人,这里可能特指某位历史人物。
秉义:坚持正义或道义。
确不移:坚定不移。
晦迹:隐居不出,避世。
一何晚:多么晚,表示遗憾未能早些归隐。
天年夭:天年,自然寿命;夭,早逝。
薰膏:芳香的油脂,比喻美好品质。
销铄:消损,消失。
楚老:楚地的老者,泛指了解其事迹的人。
空馀悲:只剩下悲伤。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吴筠的作品,名为《览古十四首(其十一)》。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流露。
“至人顺通塞,委命固无疵。”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上那些能够顺应天道、顺利完成使命而又无可指摘之处的人物给予高度评价。这样的描述不仅彰显了古人的高尚品格,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
“吾观太史公,可谓识道规。” 这里,诗人以司马迁为例,赞赏其深知历史规律,对于历史事件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理解。太史公,即司马迁,被誉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史学家,他的《史记》是汉代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文献。
“留滞焉足愤,感怀殄生涯。”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因为时代的限制或个人境遇而未能充分展现自己才华和抱负的人物感到愤慨和深切的同情。他们虽然有才华,但却因种种原因而不能如愿以偿。
“吾叹龚夫子,秉义确不移。” 这里,诗人赞扬的是孔子的弟子——龚胜(即龚夫子),龚胜以坚守礼节和道德著称,诗人对其品格的肯定,也反映出自己对于忠诚和正直品质的推崇。
“晦迹一何晚,天年夭当时。”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才华横溢但又命运多舛、早逝的人物感到的悲哀。他们或许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在适宜的时候得到应有的认可。
“薰膏自销铄,楚老空馀悲。” 最后两句诗,则是对于那些如同古代祭祀时用来焚烧供奉的香料一样,自身才华与贡献虽被社会所需却又未能得到充分认可,以致最终耗尽而无人知晓的人物感到深深的悲哀。楚老,可能指的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老臣或隐士,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被遗忘。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忠诚与命运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时代的悲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