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郴江百咏·其七十二东山寺》
《郴江百咏·其七十二东山寺》全文
宋 / 阮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竹外长桥过水西,林中钟磬禅扉

筇迎残月僧包去,帆背斜阳客艇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月(cán yuè)的意思:指月亮已过了中秋,只剩下一边或一半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不完整或残缺不全。

禅扉(chán fēi)的意思:禅修的门径或方法。

长桥(cháng qiáo)的意思:指长而宽阔的桥梁。

过水(guò shuǐ)的意思:指通过水流过,形容事物被冲刷洗涤或经历了一番磨砺。

水西(shuǐ xī)的意思:指水流向西,意味着水势逆流、逆境或逆天而行。

外长(wài zhǎng)的意思:指外交部长,也可以泛指国家的外交官员。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钟磬(zhōng qìng)的意思:比喻音乐和声音的美妙动听。

翻译
竹林外的长桥横跨到水的西边,
古老的寺庙钟声在树林中回荡。
注释
竹:竹子。
外:外部。
长桥:长长的桥。
过:越过。
水西:水的西岸。
林中:树林深处。
钟磬:寺庙中的钟和磬,用于敲击报时或做为冥想的信号。
旧禅扉:古老的禅寺门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有意境的自然风光和禅寺生活图景。开篇"竹外长桥过水西,林中钟磬旧禅扉"两句,以平缓的语调引入读者,让人仿佛行走在一条纵横交错、穿越竹林的小桥上,桥的尽头是流淌的水声与静谧的寺院。"林中钟磬旧禅扉"则透露出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沧桑,让人感受到这里曾经的繁华与现在的寂静。

接着"筇迎残月僧包去,帆背斜阳客艇归"两句,则展现了晚间的景象。"筇迎残月僧包去"中,"筇"字使用得非常生动,它描述的是寺中的僧侣在晚上用竹制品(筇)来保护自己,在微弱的月光下行走。这不仅描绘出夜色的柔和,也隐含了僧侣们返回禅房的平静与专注。"帆背斜阳客艇归"则是对外来游客或行者的描述,夕阳之下,帆船缓缓前进,带着一天的疲惫和心中的感慨,向着自己的归宿航行。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禅意境界。读者仿佛能够亲临其境,与自然和历史对话,体验到心灵的平静与澄明。

作者介绍
阮阅

阮阅
朝代:宋   籍贯: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   生辰: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

阮阅(约公元1126年前后在世)字闳休,自号散翁亦称松菊道人,舒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北宋末前后在世。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榜名美成),做过钱塘幕官,自户部郎官责知巢县,宋徽宗宣和中任郴州知州。南宋建炎初,(公元1127年)以中奉大夫知袁州。致仕后定居宜春。初至,讼牒颇繁,乃大书“依本分”三字,印榜四城墙壁。郡民化之,谤四厅为无讼堂 。 
猜你喜欢

采薪

幽暗泉岩下,松柏渐成行。

灌溉深封护,或恐牛羊伤。

诸卉随芳萎,独此傲雪霜。

众莫轻微渺,伫看参天长。

(0)

秋怀

秋夜不能寐,起视临轩墀。

明月入我怀,幽恨不自持。

忆昨赴京洛,正当月弦时。

月明几圆缺,我行无还期。

祗应清光同,千里长相思。

(0)

寄题弁阳精舍

卜居弁山阳,山阳足真赏。

抗馆出幽岑,凌轩辟疏莽。

云日共澄霁,峰峦互开敞。

触景有奇瞩,聆声俱妙响。

遣情既超旷,理喻得心爽。

粤子婴尘樊,久抱山阿想。

偶酬适俗心,终然谢时网。

(0)

夏日偕邬佩之石廉伯集顾司封馆

有肴不在俎,有酒不在觞。

与君兄弟亲,共此明月光。

朱霞绚层汉,熠耀流衣裳。

清飙来徐徐,菡萏扬其芳。

西邻绮罗子,吹箫鸣凤凰。

今夕良宴会,欢乐殊未央。

(0)

閒居

弦桐不终曲,坐起囊我琴。

非惮摩拊劳,所嗟无赏音。

中心潜郁陶,曳杖循空林。

松风有古意,石泉清俗心。

爱此憺忘归,前山生夕阴。

(0)

清流关

峨峨清流关,形胜壮淮甸。

南来入江海,北去通颍汴。

粤昔五代馀,诸侯日酣战。

蟠李有馀枝,遐陬寝席奠。

设险禦中州,纷纷甲兵缮。

俄传点检来,威声炎火煽。

良将致生擒,面缚辕门献。

一笑滁州平,凯歌锡芳宴。

肆令欧阳公,登高情眷眷。

我行入濠梁,居然腰脚倦。

前登最上头,目力穷视眄。

前修有佳句,凿凿苍石片。

风流今百年,有如亲觌面。

临流一徘徊,栖栖云物变。

仆夫催进程,山风急于箭。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