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号欲风野,云绽已霜天。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寒 野 宋 /宋 庠 芳 岁 行 遒 尽 ,高 堂 兴 耿 然 。林 号 欲 风 野 ,云 绽 已 霜 天 。乌 彩 疑 留 日 ,鸿 声 似 恶 弦 。幽 衿 忽 忘 返 ,更 为 月 娟 娟 。
- 翻译
- 美好的年华即将结束,长辈们的心情激动而严肃。
树林中鸟儿似乎预感风暴将至,天空的云层已显露出霜冻的迹象。
乌鸦的羽毛仿佛留住夕阳,鸿雁的叫声如同哀怨的乐音。
在这样的氛围中,我深陷其中,忘记返回,只因那明亮的月色更加动人。
- 注释
- 芳岁:美好的年华。
遒尽:即将结束。
高堂:长辈们。
兴耿然:心情激动而严肃。
林号:树林中的鸟鸣。
欲风野:似乎预感风暴。
云绽:云层裂开。
霜天:霜冻的天气。
乌彩:乌鸦的羽毛。
疑留日:仿佛留住夕阳。
鸿声:鸿雁的叫声。
恶弦:哀怨的乐音。
幽衿:深深的思绪。
忽忘返:忘记返回。
月娟娟:明亮的月色。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到来的萧瑟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人生孤独的感慨。
“芳岁行遒尽”一句点出了季节更迭,美好年华即将过去的主题。高堂之上,兴致勃勃地享受着这一份寂静与孤独,但这种感觉又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林号欲风野”,诗人通过树林中传来的声音,捕捉到了秋风轻拂过的景象。自然界的动静似乎都在诉说着某种无声的语言。而“云绽已霜天”则是对天空变化的一种描写,云朵散去后留下了初冬的薄霜,这些细节为诗歌增添了一份肃杀之美。
接下来的“乌彩疑留日”和“鸿声似恶弦”,则通过乌鸦的黑色身影与其叫声,勾勒出一种秋末萧瑟、天气转冷的情境。这里的“疑留日”暗示了时间流逝之快,难以挽留;而“鸿声似恶弦”,则通过对比鸿雁的叫声与断了的琴弦,传达了一种凄凉和悲壮。
最后,“幽衿忽忘返”表明诗人在这孤独中,偶尔会有遗忘归途的冲动,但这种情绪很快就会消逝。紧接着“更为月娟娟”,则是说诗人最终还是选择留下来,与那轮明月做伴,这里的“娟娟”形容了月亮的圆润和纯净,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之美好。
总体而言,宋庠通过这首《寒野》诗,展现了一种深秋时节下的情怀和哲思。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象细腻入微的描绘,更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宇宙之感的交织,是一首意境深远、富有抒情色彩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厉玄侍御题户部相公庐山草堂
白云居创毕,诏入凤池年。
林长双峰树,潭分并寺泉。
石溪盘鹤外,岳室闭猿前。
柱史题诗后,松前更肃然。
送李二十九兄员外赴邠宁使幕
家袭韦平身业文,素风清白至今贫。
南宫通籍新郎吏,西候从戎旧主人。
城外草黄秋有雪,烽头烟静虏无尘。
鼎门为别霜天晓,剩把离觞三五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