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陶渊明饮酒·其二》
《和陶渊明饮酒·其二》全文
元 / 戴良   形式: 古风

好鸟不鸣旦,好水不出山

入冥而止坎,古亦有遗言。

所以彭泽翁,折腰当年

不有酣中趣,高风竟谁传。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有(bù yǒu)的意思:没有,没有存在或拥有某种东西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高风(gāo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的风气和崇高的品质。

彭泽(péng zé)的意思:指人物的形貌或装束非常华丽,多用于形容女子妆容娇艳。

入冥(rù míng)的意思:指人进入深思熟虑的状态,陷入沉思、冥想的境地。

所以(suǒ yǐ)的意思:因此,由此推断出的结果。

折腰(zhé yāo)的意思:低头、弯腰行礼或表示恭敬。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对陶渊明《饮酒》诗的和作,以表达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理解和敬仰。首句“好鸟不鸣旦,好水不出山”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藏不露的画面,暗示了隐居者内心的恬淡与超脱。次句“入冥而止坎,古亦有遗言”进一步强调了隐逸生活的深远意义,暗指陶渊明的哲理和智慧。

诗人提到“所以彭泽翁,折腰愧当年”,这里的“彭泽翁”即陶渊明,他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戴良借此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像陶渊明那样坚守节操的自责。最后两句“不有酣中趣,高风竟谁传”点明,如果没有陶渊明在饮酒中的豁达与高尚品格,他的精神将难以流传后世。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高尚人格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未能完全效仿的遗憾。

作者介绍

戴良
朝代:唐

猜你喜欢

秋暑

吾性仍忍寒,不受秋暑闷。

既抱相如渴,复喘平叔汗。

疥疾亦相乘,爬搔扰躯干。

平生懒挥箑,况复蚊蚋乱。

忽闻隐雷声,引颈若鹅鹳。

雨意竟萧条,依然坐深爨。

安得天公仁,霜令从此换。

(0)

山园四咏·其三烟壑

苍然者为烟,呀然者成壑。

赖此十八公,与之相领略。

中间制小亭,面势巧安著。

千山攒脩眉,一水环青玉。

勃图映高标,觚棱翼飞角。

夜深或沈沈,月澹还漠漠。

趺坐者谁子,草衣复芒屩。

素发照晴昊,飘萧如野鹤。

傥非违世者,何以有此乐。

向夕下坡陀,清兴寄寥廓。

此境真可画,此意终难貌。

(0)

送丁大卿知庐州

寄迹双溪喜盍簪,剖符庐子遽分襟。

伏波威著羌夷界,叔子恩怀江汉心。

万里烟尘入长算,二边风月待清吟。

促归早晚飞丹诏,新雁回时有好音。

(0)

减字木兰花·其一

井梧飞早。一雁横空天更好。才子寻幽。

争把新诗断送秋。浮生鸥没。莫为尘劳轻度日。

倒载何妨。唱彻凉州月在旁。

(0)

送仲巽归阙下

老骥不妄行,苍鹰不虚击。

高车折轴弃路旁,茧栗犊儿负其力。

指麾万事自有理,不须破海惊霹雳。

君不见张侯白头郎,仗节雍容在南国。

事如倒山落面来,谈笑当之不遗策。

往时夸者欲惊俗,揭浪翻风一千尺。

屡成大狱沸如糜,六月飞霜触白日。

张侯不矜亦不倚,老骥苍鹰称其德。

洞庭之北十二州,吏民帖帖甘眠食。

有诏夺归不得留,正值风雨花狼籍。

离思浩荡入青春,楚泽荆山淡无色。

此行况是赤县官,贤者宜令天子识。

公虽已老心尚存,今不急用真可惜。

但用河南张汉阳,何必东山谢安石。

(0)

官似冯唐能老去,节如苏武不生还。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